从“要我种”到 “我要种”——西秀区辣椒产业的嬗变

2020-05-19 09:41:2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日前,在西秀区旧州镇新寨村猫猫洞辣椒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查缺补漏,一个打窝子,一个放苗,后面的盖土、浇水,一会儿的功夫就补完了一块地。

航拍旧州镇辣椒种植基地

  “今年这个辣椒面长得好,要赶在月底前全部栽完,去年栽了100多亩,今年计划栽种300亩!”赵国雷是村里的“辣椒种植大王”,他说,去年村里的老百姓种辣椒产量好,价格也不错,大家尝到了甜头,所以积极性非常高,今年都想多种一些,在他的带动下,今年全村计划种植500亩以上。

  新寨村只是西秀区辣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西秀区区委政立足自身自然条件优势,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发展思路,创新订单种植模式,在全区大力扶持发展辣椒种植,2019年,全区辣椒种植面积达12.8万亩,发展订单种植5.5万亩,产量17.5万吨,产值达4.42亿元,辣椒产业已成为西秀区农民的致富产业。


政策扶持:产业从“零”到“整”的转变


  刚下过一场夜雨,正是栽种的大好时节。在岩蜡乡一片地里,村民们忙着移栽辣椒。

航拍旧州镇辣椒种植基地

  “我们要趁着刚下过雨,抢抓栽种时节。”菁口村致富带头人陈倪带领着附近村民干得热火朝天。

  好山好水长出好产业。因西秀区独特的土质与适宜的气候,产出的辣椒品质好,当地的农民一直都有种植辣椒的习惯。

  “在过去,农民以分散自给自足的种植模式为主,不成规模。”西秀区农业农村局辣椒专班副班长向萍介绍,将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转发成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是西秀区辣椒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辣椒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带动脱贫群众多的产业。要如何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政府引导是关键。

  2018年,按照全省调减低效农作物的要求,西秀区牢牢把握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结合实际,将辣椒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

  为此,西秀区专门成立了区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辣椒专班在区农业局,负责统筹安排各乡镇辣椒种植布局、收购等相关事宜。

辣椒种植基地劳作的农民

  在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农民普遍面临资金短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要从分散种植到有组织化规模种植,首当其冲要解决农民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去年我们推出‘农e贷’,今年我们推出了‘三心贷’,农民只要想种,发展资金不是问题。”向萍介绍,“农e贷”、“三心”产业贷是西秀区农业农村局与银行合作,根据西秀区重点发展辣椒、茄子、黄瓜等产业需要,采取银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金融服务模式,全面解决了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等问题,让农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实现脱贫致富,真正实现了政府安心、银行放心、农户顺心。

  农业保险是西秀区发展辣椒产业另一项举措。西秀区农业局针对全区辣椒产业,为辣椒种植户统一购买政策性农业灾害保险,并确保出险、定损、理赔及时高效,降低农户亏损。

  同时,西秀区农业部门还成立了指导种植、病害防治、保险服务三个工作专班下沉服务农户,全程为农户提供辣椒种植技术培训。

旧州镇辣椒种植基地

  “从资金、到技术,再到农业保险,我们都为农户种植辣椒提供了强有力的的政策保障。”向萍说。

  在扶持政策的引领下,从以前农民的分散种植不成规模,到2018年种植10.8万亩,再到2019年种植12.8万亩,西秀区辣椒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产销对接:产业从“量”到“质”的提升


  产销对接是农村产业革命成败的关键一环,这个环节如果没做好,前面的生产就前功尽弃。

  辣椒产业规模上来了,如何搭建产销对接的桥梁,确保辣椒产业提质增效?

  向萍介绍,为确保辣椒产业种得好、卖得俏,西秀区委、区政府提前谋篇布局,成立辣椒产业专班,构建以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群众主体、市场引领的运行模式,以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户签订了收购订单,订单实行保底价收购,市场行情好时,按市场价收购。

农民在辣椒基地里补种辣椒苗

  “今年推进的15万亩辣椒,我们与公司达成协议,由龙头企业按照统一预防、统一种子种苗、统一保险、统一肥料、统一收购‘五统一’方式推进辣椒标准化种植,实现辣椒产业一盘棋发展,提高辣椒效益。”向萍说,西秀区采取“龙头公司+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西秀区招商引资入驻的辣椒产业龙头企业(贵州秀辣天下农业有限公司、贵州秀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与乡级平台公司、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按保底价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说到订单种植,旧州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詹克志表示:“算是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年,在订单种植模式推动下,旧州镇预计发展‘订单辣椒’种植10000亩。

      在岩腊乡菁口村,农民在辣椒基地里劳作

  而在西秀区岩腊乡,在订单种植模式推动下,全乡规划种植8000亩。“今年岩腊乡种植8000亩辣椒产业,保底收购增加了农户的信心。”岩腊乡乡长郭朝超说。

  为进一步完善西秀区辣椒产业链,提升辣椒产业效益,让更多人持续享受辣椒产业的红利,去年7月,西秀区还与四川翠宏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该公司在西秀区建设辣椒系列产品深加工工厂。目前,总投资3亿元的辣椒加工厂已投入使用,每天可加工生产1120吨鲜椒。工厂每组生产线平均日烘干量达70余吨,如整个厂区16组烘干线满负荷运转,日烘干鲜辣椒量可达1000吨(200万斤),100天可加工10万吨(2亿斤)鲜椒。

  “目前,西秀区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辣椒产业,初步实现辣椒种植、辣椒加工、原材料(干辣椒)供应三产融合的发展局面,进步促进辣椒产业提质增效。”向萍说。


农民增收:思想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飞跃


  扶贫扶“智”,还要扶“志”。在轰轰烈烈的产业扶贫进程中,农户也曾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在发展辣椒种植之初,很多村民和贫困户并不接受。

  “2018年的时候,我们购买了辣椒苗和化肥,免费提供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发动老百姓统一种植,但积极性不高,肥料堆在合作社没人用。”向萍说,面对这个问题,从2019年起,西秀区农业部门及时转变方式,首先是发展模式的转变,合作社只作为纽带作用,负责组织、收购,不亲自参与辣椒种植,第二个转变是提倡群众参与种辣椒。最重要的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在资金上继续给予帮助,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政府负责买保险,在最关键的收购环节,由公司做到现金收购,提高群众的种植辣椒积极性,让有激情、有热情参与进来,让产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农民在辣椒种植基地里劳作

  “看到2019年许多农户种辣椒挣钱了,到了今年,都主动要求种。”向萍笑着说,农户尝到了种植辣椒的甜头,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向萍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家住西秀区宁谷镇张家井村的胡海玉,是一名贫困户,家中有残疾老人和读书的孩子,她没有因为生活的重担而怨天尤人,而是铆足干劲发展养殖业。2018年,胡海玉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流转了250亩地种植辣椒,第一次种植辣椒,看到辣椒长势喜人,胡海玉信心满满。然而,在即将采摘时,赶上了雨季,250亩辣椒地进账18万元,并没有挣到钱。据胡海玉介绍,由于第一次种辣椒,经验不足,在收成时又赶上雨季,导致辣椒减产。

  2019年,胡海玉没有气馁,通过政府提供的贴息贷款一次性种植了300亩。结果辣椒不仅好收成还遇到了好价钱,由公司全部订单回收,一次性赚了60万元。于是,今年他又增加了200亩。

  订单保底收购的种植模式,加上辣椒产业链的逐年完善,更是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从“要我种”,到“我要种”,这种内心深处的转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强动力。

旧州镇新寨村辣椒种植基地

  对于这一点,旧州镇新寨村“辣椒种植大王”赵国雷很有发言权。“去年我都还在犹豫,不敢种植,在政府的鼓励下流转土地150亩发展辣椒种植,我的辣椒品质很好,很多客商都是主动找上门来抢货,每亩除去3000多元的成本,收入近20万元。”说起去年的辣椒种植故事,快60岁的赵国雷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和自豪,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他今年通过“三心贷”贷款8万元,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50亩。

  今年,西秀区计划种植辣椒15.1万亩,根据西秀区辣椒产业三年规划,到2022年,全区辣椒种植将达到18万亩,辣椒产业将惠及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詹艳/文  卢维/图)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