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红色引擎”助力易地扶贫搬迁

2020-06-03 16:25:0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搬出山沟沟,住上小洋楼。”安顺市8.2万余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美好愿景,如今变成了现实。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顺市通过“党建+”引领,持续释放“红色引擎”动能,奏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音”。

党建牵服务 便民生活尝甜头

“阮哥,娃娃最近上课听得懂不?有没有按时写作业?”在普定县定南街道办鑫旺社区易地扶贫安置点搬迁户阮发祥家,社区党员王有伟又拿着笔记本来“串门”了。

“社区的党员对我们很关心,刚搬来时担心娃娃的读书问题,没想到只打了一个电话,娃娃读书马上就有了着落。”阮发祥难掩心中的感激与喜悦。

到搬迁户家中走访,记录下他们的困难并及时解决,已成为穿梭在安顺市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楼层内党员小分队的“家常便饭”。

党员亮身份,带头践承诺,包片送服务。这是安顺市坚持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安顺市紧紧围绕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在楼层上,将党建融入到社区管理中,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目前,全市共设立党工委5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34个,党小组70个。建立党建“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等制度,为搬迁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大家知道什么是新冠病毒吗?举起你们的手,和老师一起用黏土制作‘白衣天使’吧!”镇宁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景宁小区“四点半”课堂内,一场生动的卫生教育课正在进行,搬迁户子女跟随党员志愿者教师的指引,聚精会神地学习黏土制作。

搬迁后,如何“稳得住”?怎样“有保障”?安顺市因地制宜打造后续扶持“套餐”,帮助深山搬迁群众变身“居民”。全市在17个1000人以上安置点设立5个街道办事处、10个新型社区或政务服务中心,对67个规模较小的安置点建立社区(居委会)或纳入邻近村(社区)管理。

围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便民设施愈加完善的同时,搬迁群众也愈加放心、舒心、暖心。

新建综合服务中心,为搬迁户办理户口迁移、就业就学咨询、法律咨询等;配套建设文化广场、农贸市场,完善网络通讯、有线电视等通讯保障;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四点半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满足搬迁群众“变身”后的生产生活需求。目前,全市已搬迁入住安置点中,已新建学校36所、搬迁点社区警务室(站)75个、医疗卫生机构或医疗站点59个、集中办酒席场所35个。

党建带群建 勠力同心有奔头

“我从沙子乡顶洪村搬到社区有一年多了,以前住的是烂瓦房,现在住在小洋房,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景宁小区的党员活动室里,正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搬迁户黄洪忍不住“忆苦思甜”起来。

抓党建,重引导,促攻坚。安顺市坚持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渗入到搬迁点群众的日常教育管理和工作生活中,提高群众思想觉悟。按照“党建带文化、文化促党建”的理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定期集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类惠民政策、乡村振兴相关知识,在思想上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为搬迁群众注入思想的正能量。

“我们邀请了全国最美家庭、健康讲座专家、创业带头人等到松山街道城南社区安置点开展讲座,还开展了‘最美家庭’评选,让搬迁妇女及其他群众多听听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紫云自治县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不仅在易地扶贫安置点新建妇联组织和妇女之家,还通过关心关爱、提升技艺、利益联结等引导妇女群众逐步由村民向居民转变。

村民变居民,观念要改变。为让群众迅速融入社区生活,安顺市坚持党的领导,聚焦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工青妇所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先后在安置点组织成立了工会、团支部、妇联等群团组织120个,以“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为载体,紧扣“搭五桥”“建五家”工作主线,提升安置点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促搬迁群众加快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

同时,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美丽农家”“卫生家庭”“文明家庭”“勤劳致富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引导搬迁群众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搬迁群众卫生意识和保洁意识。

党建促就业 幸福生活有盼头

“人到齐了没,车准备出发了!”

一大早,在西秀区新安办事处彩虹社区安置点的广场上,两辆巴士车已“隆隆”发动,30多名搬迁群众有序上车,准备前往蔡官镇兴鞍合作社务工。疫情刚一好转,社区党支部就立即成立了产业党小组,经过合作社、产业党小组的撮合,促成与蔡官兴鞍合作社达成用工协议,以每天80元至100元不等的务工费专门聘用彩虹社区搬迁群众劳动力,消除外出务工困难的后顾之忧。

景宁小区搬迁户杜小娥自从住进新房子,就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从革利乡棉花冲村搬到新家后,社区的党员干部就帮我应聘到小区药房上班,现在每个月有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孩子也在小区附近上学,日子安稳多了。”杜小娥一边整理着货架上的商品,一边笑着说。

如今,“楼上带孩子、楼下挣票子,摘了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的真实写照。

就业稳定,是脱贫关键。安顺市为每户搬迁群众建立就业档案,通过党员公约、党员责任区、党员包片服务等方式,建立党员干部和搬迁群众之间“一对一”的连心包保帮扶关系。搬迁群众如果遇到就业方面的难题,都能求助相应的党员干部。源源不断注入的“红色力量”让搬迁群众有了“主心骨”。

稳得住,不只靠“输血”,更需要“造血”。目前,全市实现了规模在200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全覆盖,创建就业扶贫基地57个、就业扶贫车间118个,由一名以上党员担任扶贫特派员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搬迁点累计培训搬迁劳动力2.6万人,实现就业创业3.7万人;在安置点落实产业项目142个,开展种养殖、烹饪、机械维修、民族手工艺、建筑施工等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人人有一技之长、个个有就业门路,已覆盖搬迁群众4万余名。(安组宣)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