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鸡场乡:高效农业产业助增收促发展

2020-06-17 16:50:4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自2018年全省开展“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以来,在各类惠农政策的帮扶下,西秀区鸡场乡立足实际,以农村产业革命推动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变革,不断使低效的产业成为历史,构筑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为实现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大动力。

mobileText_IMAGE_21179.jpg

在鸡场乡石井村,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推进,之前光秃秃的山坡上建起了现代化养鸡场。当地村民王珍凤经过技术培训后,走进养鸡场当上了技术工人。

记者来到养鸡场时,正值拣蛋时间,只见工人们将刚下的鸡蛋一个个的放在卡纸的蛋槽里面,打包装箱。

王珍凤告诉记者,她和工友们早上六点来到养鸡场,打扫卫生,放米喂鸡,在这儿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块钱,工作不累,下班也能顾到家里。她说:“现在,工作稳定了,收入也稳靠了,对以后过更好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石井村新建的养鸡场,让当地村民结束了种地和外出务工的旧历史,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也提高了她们的收入。为了稳固养鸡场的收益,乡政府也积极走出去对接市场,保证产业稳步发展提升。

石井村养鸡场目前鸡存栏量有9300只,鸡蛋供应贵州省内市场,主要针对超市,在安顺比较常见的大润发、北京华联、福乐多等,都是养鸡场的“大客户”,且鸡蛋供应远远不够销售。

在鸡场乡联兴村,种植户刘贵平沐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春风里,欣喜地将自家的土地改种了收益较高高的生姜,去年生姜价格上涨,让刘贵平尝到了改种高效农作物的甜头。今年他又流转土地扩种40亩,种植面积增加了近一倍。

鸡场乡联兴村生姜种植户刘贵平告诉记者,因为今年的行情好,必须要增大点产量。去年他们全部卖下来总收入50多万。今年要是气候好点,亩产能达到5000至6000斤。生姜主要是发往外省,广东,福建,山东,湖南。

去年,刘贵平开出工钱超过10万元,帮助村里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增收。村民陈乔先是生姜种植基地里的长期工,他说:“十块钱一小时,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比外出打工强”

近年来,联兴村合理规划产业聚集性,做到早部署早安排,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发展本村农业精品路线,将政策为村民一一讲解到位,种植带头人的作用不断发挥,提升老百姓们的种养殖技术,不落下一户一人,走出贫困路,奔向致富路。

mobileText_IMAGE_21180.jpg

鸡场乡联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啟龙告诉记者,联兴村耕地面积是在9600亩,交通有很大的优势。在充分利用这两个优势的情况下。今年提前谋划、早安排、早部署,在产业发展上,抓好两个示范作用,把整个联兴村的产业能手,致富带头人,全部都发挥起来,让他们来带头发展产业,让我们周围村民看到他们种植有好的收益。在这些所有的建档立卡的人员,都加入了村委的村社合一,个个都是股东,通过村委带头发展,产生的效益户户有进账。

石井村、联兴村的产业发展,只是鸡场乡产业革命的缩影。通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鸡场乡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强大动力。

据鸡场乡党委书记杨鹏介绍,鸡场乡紧紧围绕141的工作思路,在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种养殖产业上,目前为止,全乡有近20000亩的茶园面积,经过三年的努力,将实现人均1.5亩的茶园面积。

当前,鸡场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和部署,重点在辣椒产业上作文章,全乡种植辣椒面积12000亩、生姜5000亩、经果4000亩、烤烟3000亩,这一系列的产业,在初夏里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今年全乡人均收入能增加500元左右,对于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也是一个助推器。”杨鹏说。(伍巧玲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