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激活“地摊经济”

2020-06-18 00:20:5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疫情防控期间,适度放开占道经营,是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的重要举措。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中找好平衡点,确保放而不乱?我市城市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在确保城市秩序的情况下,合理规划临时摊位点,以更精细的管理,做到科学施策、精准服务,有序激活“地摊经济”。

mobileText_IMAGE_21276.jpg

  6月16日,记者来到经开区南马广场,只见规划的临时摊位整齐有序,衣服、玩具、小吃、水果等商品琳琅满目,来往顾客不时驻足询问购买。临时摊位的设置,有效促进城市低收入人群就业。

  市民熊琼过去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后来辞职在家带孩子,听说政府规划临时摊位后,就来申请摊位,做起了童装生意。“我是第一次尝试摆地摊,因为有做销售的经验,所以比较容易上手,经营得还可以,生意还算不错。”熊琼说。

mobileText_IMAGE_21275.jpg

  规范的摆摊不仅得到了摆摊者的欢迎,市民也十分理解设置临时摊位的必要性,纷纷表示,地摊更方便了购物,也让城市更有“烟火气”。然而,地摊数量毕竟有限,出现了“僧多粥少”的问题。

  “我们在南马广场规划的摊位有54个,但来申请的人数在80名左右,因此不能满足需求。”经开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说,为了让摊位更精准的惠及困难群体,提升摊位使用率,经开区城管局把工作做实做细,对摊位进行每天抽签,不固定使用人,实行先来先得政策,确保每天来申请的人都有机会申请到摊位。同时规定,如果申请的摊位超过半小时没人,其他人就可以重新登记使用,防止摊位被恶意占用。

mobileText_IMAGE_21273.jpg

  此外,经开区城管局还对摊位实行“一摊一篓”政策,确保城市环境卫生。据了解,经开区已在全区19个点规划了临时摊位,累计300余个,一定程度解决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计问题。

  而在关岭,住建部门根据群众需要,把临时摊位点设置进入了移民搬迁点,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在同康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城管部门结合搬迁点实际,在该社区规划临时摊位60余个,解决贫困就业人口60余人;在同心社区,城管部门设置临时摊位50个,解决搬迁户50 人就业促增收。据了解,关岭三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共设置临时摊位160余个,解决就业160余人。

mobileText_IMAGE_21270.jpeg

  针对群众售卖时令果蔬的实际需求,关岭住建部门还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引导群众规范摆摊,确保城市秩序;另一方面在农贸市场附近设置自产自销农户产品销售点,为农村自产自销提供销售保障。通过柔性执法,让商户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让市民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得到了商贩和市民的一致肯定。

  “在推进我市‘地摊经济’过程中,城管部门及时出台指导意见,不提出量化目标,引导各县区根据实际积极推动此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城管部门更多的是把工作做细,把服务做好,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的原则,努力实现占道经营规范有序、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城市消费更加活跃、市井气息更加浓厚的工作目标。据了解,全市已规划临时摊位4600余个,预计带动就业4600余人,对于有效刺激消费、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肖劲松)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