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走基层】紫云竹毫村:向着幸福奔跑

2020-06-19 09:58:5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这里简直是人难以生存的地方,第一次走进村里开展驻村工作,村里的电一停就是三个月,许多村组去年才通了手机信号,一条通车的水泥路都没有,你说这个地方穷不穷?”五年前,作为第一批驻村帮扶干部的杨平来到竹毫村开展工作时,被这里极端贫困深深震撼。

竹毫村位于紫云自治县宗地镇东南方向,这里山势险峻、石漠化严重、耕地少、水资源缺乏,恶劣的生存环境是竹毫村群众深陷贫困之中,全村453户2421人,贫困户210户1098人,贫困发生率达高达45.35%,属于深度贫困村。

“全是一座座岩山,地势险峻,连村委办公室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最后只能挤在山脚路边,不仅耕地少,还严重缺乏水资源,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都是问题,更别脱贫致富了。”竹毫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再华说起2017年刚到村里了解的情况,直摇着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帮助及市、县、乡各级党员干部的帮扶下,竹毫村干部群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截止去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4.34%。

6月17日,记者前往竹毫村村蹲点采访发现:封闭多年的竹毫村不再是“与世隔绝”,村里通了水泥路,开进了小汽车,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安全饮水、住房有了保障,扶贫产业有了雏形,小山村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山深处的通组路,如今,全村通组路已全部建设完成,共建设18公里

贫困村不再“与世隔绝”

山高地险、位置偏远、石漠化严重,竹毫村的基础建设十分薄弱。

“我们驻村干部刚来的时候,竹毫村组与组之间尽是小路、毛路,甚至许多地方连毛路都没有,早上7点从村委出发走访,晚上10点才能从村民家走出来,即便这样一天最多也就能走访10来户。”杨再华说。

2017年,杨再华来到竹毫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说。薄弱的基础建设,影响的不仅是在村里开展帮扶工作的驻村干部,更多的是在这里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就是因为路不好,我前年养的5头猪,一头都拉不出去,只能在村里卖,一头至少损失1000多块钱。”竹毫村打旁组村民梁小羊无奈地说。

路难走,水也缺。由于竹毫村没有自然水源,村民吃的都是“望天水”,一旦遇到连续干旱,村民们只能脚踏山路、肩挑水桶,耗费四五个小时徒步前往10多公里外的格凸河下游区域挑水喝。

建在山上的水窖。为解决安全饮水,全村建设水窖103个,水箱160个,安装净水器418个

“平地少、路不好、水也缺、电不稳,还不通网不通讯,你说这咋能不穷?在这里开展多年帮扶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去村里帮村民办一件小事,因为交通不便,一去一回都要耗费掉一天的时间,实在太难了。”杨再华说。

一个不适合人生活的地方,要如何“帮扶”?杨再华首先能想到的法子是利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村民全部搬出大山,换个活法。

可是要搬家,谁愿意?通过开展动员工作,大部分群众不愿搬迁。

那怎么办?唯有修路。

  

通往大山深处居民的通组路

“一年推进2.5公里,先后难跑了5个工程队。为啥?修路的地方太陡太险了!”杨再华说,村中一条通组路,总长2.5公里,连毛路都算不上,地势陡峭险峻,路侧就是高山悬崖,工程队的车必须在车头挂上重重的水泥袋,防止施工车爬坡过程中向后倾翻,同时地理环境太过复杂,操作难度大,使得一批又一批工程队望而却步,短短一条2.5公里的通组路,整整修了一年多。

凭着全体驻村干部和竹毫村群众苦干实干的精神,终是拨开云雾见天日。短短两年时间,如今,全村通组路已全部建设完成,共18公里,全村连户路庭院硬化全部覆盖。

“以前出去一趟要4个多小时,走半山腰上的山路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跌下去。现在出去只要20多分钟。”村民梁小羊说,路通了以后,他特意去买了一辆摩托车,从家里去镇上一趟只要不到半小时。

产业才是脱贫的硬道理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这是每个扶贫干部心中都明白的道理。

可要在竹毫村发展致富产业,却难倒了包括驻村第一书记杨再华在内的所有扶贫干部,“真就奇怪了,同样种南瓜、种辣椒,别的地方能长起来,我们这里就不行!”杨再华说,最初,村里为了发展种植产业,在本就不多的耕地里见缝插针地种了些南瓜和辣椒,别的村同期种的南瓜长到10斤时,这边只有不到3斤,差距明显,而辣椒更是因为土层薄,水土流失,苗还没长大,就全死掉了。

杨再华总结失败教训,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由于山高谷深,土壤稀薄,地质性缺水严重,用农业专家的话来说,竹毫村根本不具备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养蜂产业

怎么办?种植不行,只好尝试发展养殖业。

2017年,村里通过5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进了130箱蜂,发展蜂养殖,通过一年时间,这130箱蜂产生了4万多元的利润。

第一次尝到发展养殖产业的甜头。竹毫村便坚持把养蜂产业作为群众脱贫的主打产业。如今,村里的中蜂养殖已经发展到了560箱,预计冬季开始产蜜。

养鸡产业

紧接着是养鸡。

2019年,在市政协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后,结合竹毫村的地理条件及农民的传统养殖习惯,提出在村里发展养鸡产业的良方。

2019年8月,村里便将市政协帮扶的10200只鸡分派给102户农户做庭院养殖,每户100只,截止目前已有60多户的鸡出栏,利润达4万多元,平均每家增收3000多元。

看到了养鸡产业的成效,今年,村里又重新购买鸡苗派发给自愿养殖的30户贫困户,其中15户放到示范基地集中养殖,预计在下个月可以出栏。

思路一变天地宽。尝到了养蜂、养鸡的甜头,许多贫困农户从过去的“不愿养”到“我要养”的观念转变,不少人通过产业发展启动资金,自发地开始发展养牛、养猪产业。

养牛产业

“行情好的时候,一头牛的利润能达到6000块钱,我今年刚卖掉几头牛,每头6000块买进,半年时间就卖出了12000块,现在家里只剩3头了,去年有8头嘞,光靠养牛这块,去年就赚了几万块钱。”竹毫村山脚组村民梁小云说,前几年因为身体患病,干不了重活,一家5口,全靠老母亲和妻子在山坡上刨地种植包谷,艰苦的生活让他陷入绝望,如今,在产业扶贫资金的帮扶下,通过养牛让他找回了的生活信心。

像梁小云找回生活信心的还有梁小七。“100只鸡去年已经卖掉60只啦,利润4000块钱,今年又买了100只,争取卖个好价钱。”梁小七说,原本他在外打工,为了照顾家人而回村发展,找不到发展方向,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村里免费发给了他100只鸡,同时补贴他养了两头牛,如今牛和鸡的长势都不错,他对明天的生活充满希望。

好政策才是“改命方”

“出去打工几年,回来一看,房子都烂垮了,没房子住怎么办?”

“看不起病啊,去趟医院有可能一年的收入就没啦。”

“想读书嘛,不读书娃儿们能有什么出息?但是负担不起啊!”

......

多年来,众多无奈充斥在竹毫村村民们的穷困生活里。

安装在农户家中的净水器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帮扶下,在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村支两委及党员群众共同努力下,竹毫村的村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保障政策。如今,孩子们能够不辍学、上好学;村民们生病了能看病,看得起病;居住环境有改善,安全住房有保障,这一个个民生改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我父亲本身患有糖尿病和痛风,再加上苦日子过多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去年突发大病,送往医院救治,前前后后住院用了一个多月,治疗账单上写着40多万元,通过医疗保障报销,只支付3万多元,如果不是国家政策好,这个钱我们去哪里找?”村民梁小明感激地说,他家里5口人只有两个劳动力,两个孩子还小,一家人生活困难。如果换做以前,父亲的这场大病,将给整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原来那个房子,风来漏风雨来漏雨,矮矮的一小间,一家6口挤在一起,由于图便宜用的空心砖,时间长了好多地方破损坍塌,成了危房。如今政府给了我35000块钱的补贴,才得以重建了新房。”村民梁小成说。

分布在山脚下的村居。截止2019年,全村危房改造298户

在竹毫村,像贫困梁小明、梁小成靠着政策改变命运的不在少数。杨再华介绍,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有了基础,贫困群众的“三保障”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如今,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合,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截止2019年,全村危房改造298户,已完成改造并全部入住;全村截止6月底在校学生达689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71人,其中大学本科13人,大专10人,中职7人,高中48人,初中173人,小学371人,学前教育67人,均享受教育补贴。

“在最后冲刺关头,我们所有驻村干部一定是逐村逐户,不留死角地对贫困户保障情况进行核验。”杨再华自信地说,按照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行动的要求,在最后半个月的冲刺阶段,竹毫村全体干部群众将背水一战,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张江隆 陈婷婷)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