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老师杨小王: 坚守22年 只为孩子走出大山

2020-06-30 09:35:4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在紫云自治县宗地镇竹毫村竹林组,有一座小学名叫“竹林小学”,四面环山,偏居一隅。学校的老师兼负责人叫杨小王,45岁,是土生土长的竹毫村人。在竹毫村,杨老师这个称呼家喻户晓。

6月17日,记者驱车从竹毫村村委出发,一路翻山越岭,行驶了近20分钟才来到竹林小学。

竹林小学.jpg

竹林小学

一扇铁质大门、两层老旧平房、四面水泥围墙,朴素,是竹林小学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临近午休时间,杨小王安顿好了学生,从教室里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位年轻小伙子,“这就是这里的代课老师兼负责人杨小王,旁边这位是咱们小学新来的老师,刘作鑫刘老师,人年轻,又上进,来了也快3年了。”竹毫村驻村干部杨平向记者介绍道。

刘作鑫(左)和杨小王老师.jpg

刘作鑫(左)和杨小王老师

“如今竹林小学就剩我们两个老师和40个学生,其他老师都走了,刘老师刚来的时候,还有4个老师。”杨小王告诉记者。

1998年9月1日,杨小王来到竹林小学做代课老师,22年过去,已经来来走走4批老师,共计7人,最长的待了8年,最短的待了1年不到,如今就剩下杨小王和刘作鑫两位老师。

杨小王杨老师正在上数学课2.jpg

杨小王杨老师正在上数学课

“1998年,那会儿我只有初中文凭,由于家里实在负担不起四个弟弟以及我的生活开支,我便放弃读书,自寻出路。听说竹林小学缺老师,我就来应聘了代课老师,能找到一个工作的同时,把这份求学梦想传递给学生,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杨小王说,来到竹林小学后,他的教师生涯便正式开启。

1998年9月1日,那是杨小王任教的第一天,他早早的就从距离学校5公里外的住所出发,淌着雨后泥泞不堪的湿泥烂路,提防着身旁的滑坡落石,花费了整整两个小时才走到学校,可一进教室,他傻眼了。“这哪是教室啊,学生们就坐在地上,各自抱块石头来当桌子,连黑板都没有,就是几面烂墙围了个屋子,学生们怎么上课?”杨小王说。

杨小王杨老师正在上数学课.jpg

杨小王杨老师正在上数学课

无奈之余,杨小王还是尽快想到了解决办法:没有“枪”,没有“炮”,那就自己造。得益于曾经学过的木工活,杨小王找了些木材来自己制作桌子、椅子、黑板、尺子等物品,一点一点做好,分给45个学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们的上课条件。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学校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刚来到竹林小学的时候,学校里加上我只有3个老师,只开设了一二年级,到我来的第四年,我们开设到四年级,90个学生,那也是咱们竹林小学这么多年来达到的最高规模。当时村里的孩子都被送到这里上学,还有些外村的也会把孩子送来这里。”杨小王自豪地说。

没过多久,正是一腔热血的杨小王就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里条件还是太差了,处在大山之中,放眼尽是贫瘠,缺水缺电缺信号,没路没网没收入,好多老师都走了,教师数量不够。”杨小王说,别人走了,他不能走,再苦再累,教育不能断,他必须把学校支撑下去!

竹林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们.jpg

竹林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们

1999年,在全省平均月薪达到500元,安顺地区达到400元的时候,杨小王拿到手的工资只有50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2年过去,竹林小学的老师们来了又走,只有杨老师依然坚守在大山里的这所学校。

现在,杨小王作为代课老师的收入是每个月2000元,难以满足家庭生活开支,竹毫村村委了解到情况后,推荐他的妻子到竹林小学食堂工作,每个月也是2000元。

“他多年以前如果放弃这所小学,出去务工,发展肯定比现在好,和他同龄的那代人,出去打工回来,房子都修了几大层,如今他家还是贫困户。一个精神十足,身体健康的爽朗小伙,在这大山之中一守就是22年,他就是要坚守在这里,谁也劝不动!”杨平说。

“我走了,竹林小学就会被拆,学生们就得每天来回花上四五个小时,步行去10公里外的打郎小学上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小,走不了这么远的路,天气恶劣,路上还危险,我在这里,能够让孩子们不必跑那么远上学。”杨小王坚定地说。

杨小王杨老师.jpg

杨小王杨老师

杨小王还在空闲之余加强学习,并取得了大专学历,及时提升自己的学历,生怕拖了孩子们的后腿。“时代不同啦,现在初中学历能教到啥?如今还有了刘老师这个大学生,我还要向他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杨小王乐呵呵地说,现在学校环境好多了,有了单独的食堂,教师宿舍,还硬化了操场,增置了水箱等,村子里的路都硬化了,每天他骑着摩托车到学校,很是方便。

闲聊中,转眼上课时间到了,记者与杨老师告别,身后的教室里传来阵阵孩子们整齐的朗读声。(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