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白岩镇:小梨子种出大效益

2020-08-17 18:05:5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普定县白岩镇的白岩.梨花苑生态农旅科普项目基地,200亩富硒梨苗圃基地里的梨树坠满了红色的果实,摘梨、分拣、包装、搬运,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声影。

mobileText_IMAGE_24379.jpg

“老丁,还是套两层袋的梨成色更好看,糖分也更足”,说话的人叫罗君,是白岩.梨花苑生态农旅科普项目基地的负责人。

富硒梨,因富含具有抗氧化的微量元素硒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很大市场潜力,2017年贵州唐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河北引进富硒梨种植技术,在普定县白岩镇开启建设白岩.梨花苑生态农旅科普项目基地。

“眼前的这个苗圃基地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区,2017年开始育苗到现在,终于算是有所收获了,今年能够收获8万斤的梨,现在基地除了种植了1700亩富硒红梨,还种有6000亩皇冠梨,一般果树经过五至六年的培育后就可达到丰果期,再过一到两年,这些梨树的亩产能实现6000斤呢,现在皇冠梨的价格在每斤八元,富硒红梨的价格在每斤15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罗君介绍到。

梨树从嫁接育苗到现在的结果,耗费了罗君不小的精力。为了种好富硒梨,他特意找来河北的种植专家丁群彦,从嫁接果苗、修剪枝叶到果实套袋,想要结出品质高的梨可不是容易的事,丁群彦一待就是四年,“这儿的土壤富含有机质,土质加上合适的气温,种出的梨品质更高,口感更好”,老丁拿起“红宝石”般的梨,脸上写满了骄傲。

mobileText_IMAGE_24381.jpg

白岩镇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已经种植了10000亩皇冠梨,基地为当地种植户免费嫁接授粉,提供技术指导,同时还为他们建立销售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白岩.梨花苑生态农旅科普项目基地种植梨树,对当地的脱贫致富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基地种植区涵盖了白岩镇的讲义村和李后庄村,共流转了557户农户的土地,村民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种梨,每三年增加10%的流转费用,同时,公司按当年果梨平均亩产收入的15%分红给农户,除了流转费和分红,村民还能到基地上务工,增加收入。

走进果林,村民们正在为果园除草。 63岁的赵愈伦是基地上干了三年的老员工了,平时负责管理工人,赵愈告诉我们,之前家里种植玉米,苦干一年也收入也没多少,现在他把家里的两亩土地流转出来,自己基地务工,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

跟赵愈伦一样,张克春也是基地上的老员工了,“我在这儿都工作了4年了,家里的8亩土地也流转出来,平时就在基地除除草,每天能有70元的收入呢,”张克春笑嘻嘻的说着。据介绍,现在基地上有近200名村民务工,有20多户贫苦户入股分红。

据罗君介绍,白岩.梨花苑生态农旅科普项目基地的建设分为三期,目前一期建设基本结束,下一步为迎接丰果期的到来,他们正在探索果实深加工产业,生产梨膏、梨干等制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将积极推进二期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建设,不断探索新业态提高基地的效益。(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徐雪)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