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天气渐渐凉,秋茶采摘正当时。8月13日,紫云自治县坝羊镇新山村生态茶园里,秋风吹拂,茶香阵阵,不少村民胸前挂着竹篓,两手在茶苗上娴熟地舞动着采摘茶芽。
何元芬一名采茶能手,清明前的独芽茶青她一天都能采摘3至4斤,采摘秋茶更是一把好手,一天可采摘15至20斤。
村民采摘秋茶
“采茶都是记件薪酬,采摘越多获得的薪酬越多。”何元芬说,随着茶产业逐渐发展,她们都成了茶园工人了,像她们这样长期在茶园采摘茶叶、管护茶苗的村民,每年在茶园务工的收入达2万元。
新山村共种植茶叶4500亩,其中,3800亩是村级合作社统筹种植,700亩为农户散户种植。
“今年,新山村采摘春茶茶青6000斤,夏茶茶青30000斤,秋茶刚开始采摘,预计全村可采摘秋茶茶青20000余斤。”新山村村支书何兴德说,春茶独芽茶青每斤的人工采摘费为40元,春茶一芽一叶茶青人工采摘费20至25元1斤;夏茶用机器采摘每斤0.3元;秋茶基本都是人工采摘,村民采摘1斤秋茶茶青8元钱。
茶产业让农户每年获得固定土地流转费的同时,村民们逐渐掌握了采茶技巧和管护技能,从农民变成了茶叶园工人。
“近年来,新山村村级合作社发展的茶园,每年用工量1万余个工时(天),采摘茶叶的薪酬是计件,采茶村民每天的平均薪酬是110元,管护用工按80元一个工时;今年,新山村村级合作社已支付给村民的务工费60多万元”何兴德说,新山村茶叶产业带动就业人口16000多人。
村民在茶园除草
让何兴德欣慰的是,新山村打通了山东、上海一带的茶叶销售市场,生产的独芽、毛峰等高端茶叶销售价格平均达到700元每斤。
在坝羊镇除五星村外,其余七个行政村的村级合作社都种植有茶叶,其种植模式与新山村相似,分村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种植和农户分散种植两种方式。此外,坝羊镇的茶叶企业从最初几家发展到如今的十余家,茶叶企业的茶叶种植面积从1000亩至5000亩不等。
秋茶采摘季节,不仅新山村茶叶园在采摘秋茶,全镇各种植茶叶的村合作社、茶叶企业也都在采摘秋茶。行走在坝羊镇的茶山上,随处可见采摘秋茶的工人。
坝羊镇鑫盛园茶叶公司茶园,采摘秋茶的工人们,把采摘的秋茶称重后,笑盈盈地领取到了她们的工钱。该茶园元负责人郭庆华告诉记者,他们茶园种植面积1300亩,每天在茶园里务工的工人平均30人。
“我们是2016年种植的茶叶,茶叶种植下去后要3年才采摘,今年是采摘茶叶的第二年,共采摘春茶2000斤,夏茶4000斤,预计今年可采摘秋茶3000斤。”郭庆华说,发展茶叶产业前期投入成本大,越往后效益越好,茶叶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搞茶产业让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带动了附近群众就业增收,每当看到来茶园务工的村民拿到工钱时的笑容,自己心里也乐滋滋的。
茶产业是坝羊镇是主要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全镇茶叶种植面积3.6万亩,今年可采摘面积1.67万亩。
“今年,坝羊镇采摘的茶青数量4800多吨,单采茶这个工序所支付务工费近1000万元以上;有除草、管护、施肥等工序的用工等,每年茶产业上产生的务工费达预计1500万元。”坝羊镇副镇长丰婵说,茶产业的好处就在于带动就业,把茶园附近村民变为茶元工人,通过务工增收脱贫致富。(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