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的折耳根多嫩呀,我们采来后要先在水里泡会儿,然后清洗。这几天是价位正好的时候,老板会自己开车来收,批发价约3元钱一斤。我家已经种折耳根3年了,去年只有3亩,挣了2万多元,今年扩大规模到6亩,预计比去年挣得多。你看我们村几乎家家都种得有折耳根。”在西秀区黄腊乡龙青村,50多岁的村民何天翠一边和姐妹们认真地清洗刚挖好的折耳根,一边分享着种植折耳根创收后带来的喜悦。
龙青村农户正清洗刚采收的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营养丰富,其中含有维生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钙、磷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近年来,黄腊乡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折耳根,在25°坡地全力推广种植折耳根,实现坝区产业发展抓突破,百姓增收致富走上小康路。
每到折耳根采摘的季节,在黄腊乡龙青村、玲珑村等,时常会涌入许多蔬菜商前来“抢收”。黄腊乡农业服务中心的李政忠说:“折耳根是随时种随时可采,而且折耳根全身都是宝,可供药用,随时可采收,洗净后可晒干贮藏或上市销售,冬天是吃折耳根嫩叶的好季节,味道极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一斤可以卖到8多块钱。”
折耳根种植基地
黄腊乡也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水稻秸秆用什么方法可以再利用是该乡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问题。
黄腊乡积极探索发挥秸秆的培肥作用,用作促进折耳根生长的肥料。
“水稻秆和玉米秆既涵养水份又松散土壤,还田培肥地力,有利于折耳根的生长。种植折耳根每亩需要用水稻秆400斤或玉米秆300斤,从而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又能真正让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净化环境,有效保护生态,逐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李政忠说。
折耳根丰收农民笑
据了解,黄腊乡折耳根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涉及龙青村、玲珑村、八寨村等7个村(居),平均亩产量4000斤,亩产值8000多元,亩纯收入近5000元。其中龙青村小马桥组种植面积180亩,涉及农户45户(含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年产值1840000元。种植户中最高亩产6000多斤,按市价2元/斤,亩产值12000元以上,亩纯收入8300多元。一般种植户亩产4000多斤,亩产值8000以上元,亩纯收入达4300多元。(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