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紫云自治县的专业屠宰场里,宗地镇竹毫村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的队员们正忙着清点已经宰杀处理好的白条鸡,这些白条鸡都是昨天从村里运过来连夜宰杀好的,马上清点完毕以后就要运送到安顺。
竹毫村地处麻山腹地,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45.35%,道路不通、缺乏水源、气候恶劣、可耕种土地少、缺乏产业和资金等各种原因,让竹毫村成为紫云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去年8月开始,作为帮扶单位,市政协通过实地调研,为竹毫村筹集资金开展肉鸡养殖项目,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扩大规模养殖,修建林下养鸡基地,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基地于4月中旬全面建成,4月下旬全部投入使用,第一批计划引进5000羽鸡苗,动员贫困户进行管理,通过利益联结,预计可以带动80余人实现脱贫。
“这次我们达到出栏销售的有3000只左右,以前养鸡都是老百姓自己自己到市场上去卖,或者通过我们村里面组织一些小单位来收购,但是量很少,而且价格也不高,没有市场竞争力。”竹毫村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长孙海说。
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市政协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利用自身信息资源,拓宽渠道帮助村里销售。通过帮扶干部跑腿、发动委员、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等形式,联同市水务局,共联系了5家企业,帮助销售活鸡230只,白条鸡999只。
下午一点,满载货物的冷藏车开进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厂区食堂负责人赶紧安排工作人员将白条鸡搬运下来。“作为委员企业,我们直接从农户手里购买食材,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方便了我们企业 ,这也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企业应尽的一份责任。”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主管宋华元说。
市政协联系企业向农户购买,通过以买代捐的扶贫方式,既解决了农户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的难题,也让员工购买到、吃到绿色有机的农产品。
“这次销售的鸡都在4斤半到5斤左右,收益大概在7万元,通过‘811’的利益联结模式,每户农户平均能够增收3600元左右。市政协让我们的农产品有了销售,让农户更有积极性的来参与养殖,确保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解决了村里的大问题。”孙海感激的说。
接下来,市政协将立足工作实际,帮助竹毫村理顺思路、找准路径,以产业扶贫为抓手,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带领贫困户苦干实干,稳步有序实现增收脱贫。
“不能让困难群众的优秀农产品滞销,要通过消费带动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市政协办公室信息综合科科长华小天表示,“通过鼓励支持困难群众发展养殖业,我们帮扶单位对贫困户的农产品了然于心,全力帮助他们销售,多渠道增加收入,用心用力打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收官战”。(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王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