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民到紫云开展脱贫攻坚督战调研,强调要始终保持决战状态,持续营造决战氛围,坚持以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
9月4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到紫云自治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始终保持决战状态,持续营造决战氛围,坚持以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推进全覆盖整改提升,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 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朱江华,省纪委省监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洪武,省纪委省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主任滕建勇参加调研。市委书记陈训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周兴参加调研。 在白石岩乡,夏红民深入到红芯红薯种植基地,查看作物长势和样品展示,调研红芯红薯产业发展情况。他要求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要继续加强红芯红薯相关的技术培训、指导,通过先进种植技术、成熟的市场经验促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打造自身品牌,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小康致富发展之路。 随后,夏红民来到松山街道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详细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贫困户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家庭年收入等情况,并走进紫云送雁劳务公司和紫云鑫宇航制衣厂,就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安置、企业生产经营、复工复产的情况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他强调,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人的迁移,更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要围绕村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抓实抓细后续产业扶持、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移风易俗等工作,用心做好搬迁扶贫后半篇文章。要按照“近期就业、中期创业、远期产业”思路,深入探索推进有组织的劳务就业,逐步形成以建筑施工劳务为主体,覆盖多行业、多领域的有组织劳务新产业。要准确把握有组织的劳务就业的内涵、要求,用长远眼光审视劳务就业连锁效应,创新思路理念方法,发挥相对成熟劳务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耐心细致宣传发动群众,切实通过劳务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抱团发展,打造一批又一批有组织、有技能、有保障的专业化务工队伍。 在松山街道新民村林下生态鸡养殖基地,夏红民详细了解“林下养鸡”的养殖规模、养殖管理、销售等问题,得知该基地林下生态鸡蛋未受疫情影响,仍然保持产销两旺后,他对新民村“林下养鸡”的生态养殖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夏红民到紫云送雁劳务公司,了解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安置情况,强调要深入探索推进有组织的劳务就业,用长远眼光审视劳务就业连锁效应
夏红民指出,要提高站位、坚定信心,认真对照产业“八要素”,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要抓住关键、紧盯问题,立足“村社一体”,着力优化组织方式,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产业发展道路。要高度重视防疫工作,大规模养鸡疫病的防控难度很大,基地一定要严格进行消毒,预防禽流感、鸡瘟等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现有的规模,打响品牌,动员更多贫困群众参与林下生态鸡养殖,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让产业形成规模化,实现利益最大化。
夏红民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派驻监督工作机制,使派驻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
在紫云自治县纪委监委机关,夏红民详细了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三年规划推进等情况,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他指出,监督是纪委监委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派驻监督工作机制,借鉴省级派驻机构改革成功经验,把“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使派驻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要结合被监督单位的实际抓实政治监督、日常监督,盯住关键问题、关键少数,创新监督方式和内容,在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把所有监督部门都监督到位,避免监督流于形式、留下盲区。 夏红民强调,要精准把握运用省纪委监委推动构建的“3+1”监督工作格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规范建设、动态更新所监督地区、单位的政治监督活页,以及所监督领导干部个人的廉政档案,推进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规范化。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工作调度,加快全员培训,落实落细各项规划任务,切实把队伍建强、让干部过硬。(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