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受组织选派,作为脱贫攻坚作战队队员的张海鹏顶着迷蒙的细雨来到猴场乡水落洞村。
说到猴场,张海鹏只从朋友嘴里听到过一个字“远”!猴场在普定县最边远的西北角,而水落洞又在猴场的正北角。直线43公里的距离,作为普定县委组织部下派的干部,这点距离没让他胆怯和畏惧。他以作战队员的身份投入了最需要他的水落洞村的怀抱,这一“战”就是近两年时间。
2019年7月,经组织考察,他接过水落洞村第一书记的担子,怀着“脱贫攻坚路且长,梦圆小康心欢畅”的心情,携手水落洞村的干部、群众,昂扬斗志,让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让一个个群众充满笑颜。
一颗向党心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张海鹏一直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初心更红,使命愈坚”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作为水落洞村第一书记,他清楚,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要让群众听得见,自己就要当好“传声筒”。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他带领水落洞村所有党员,把学习会开到辣椒地、开到养殖场、开到院坝上。对于年龄大、腿脚不便、不能来支部参加学习的特殊党员,张海鹏就组织年轻党员,把《党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等读本送到每一个特殊党员家中,与他们拉家长、讲党的故事、讲国家发展,鼓舞他们继续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
“涂伯伯,知道你近期身体不便,所以我们就上门来与你一起学习了。”在了解退伍老党员涂远明的迫切学习需求,但又因腿脚不便无法参与集中学习后,张海鹏及时带着6名年轻党员来到涂远明家,与他一同学习。
”””“我太感谢海鹏书记了,他不但自己来,还带起年轻党员来,听我讲当兵故事,与我谈村级发展。我会一直不忘初心跟党走,不辜负组织的期待!” 涂远明说道。
对全村行动不便的5名老党员,他都坚持“送学上门”。为了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不褪色,他把在田间地里学习的图片、村里的产业和帮扶干部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照片做成PPT,配上自己流利的“贵普”话,把一项项政策、一件件事实说给百姓听,拿给群众看。他就是这样一直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心,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
一群致富兔
水落洞村山势起伏,土地破碎,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受到很大掣肘。种植业成片发展较难,养殖业成了产业发展的“大路”,可是养什么?怎么养?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为了让村级公司真正变成群众信得过、能带富的好公司,张海鹏与村“两委”、驻村工作组人员分组分批到全村998户群众家里,白天“明察”大户情况,晚上“暗访”农户谈心谈话。经过仔细比选,发展肉兔养殖产业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在群众会上满票通过。
产业发展总是困难重重,面对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2018年水落洞村重新规划改建了养殖场,从最开始的350只种兔,到现在肉兔年出栏3000只、存栏850只,年收入16万元。依托县级活兔销售平台,今年6月,张海鹏顶着凌晨的月光,把价值4.5万元的900只肉兔稳妥地交到成都的经销商手里,尽管已经十分疲惫,但他仍然笑着说:“这4.5万只,刨去成本,我们群众可以分到1.5万元。”参与管理村公司,张海鹏从不通财务到精打细算,只因隔了一个为群众分红的距离。
一捧鱼水情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驻村这一年多,他接触最多的是群众,最想接触的也是群众。
2018年入村遍访时张海鹏遇到大雨,躲雨时进了杨文芬家。当老人跨过四五个几乎占满堂屋的接雨盆递给他凳子时,张海鹏看到老人脸上局促的笑容。第二天,在弄清楚相关情况后,他以村委的名义写了危改和庭院硬化的申请,前后跑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杨文芬的危改和庭院硬化政策落实。现在的杨文芬住在九十平的危改新房里,房前是宽敞的院坝。
“之前我都觉得房子自己修一修就可以了,但张书记把这个事记在心上了,帮助我们申请政策,把房子和院坝都修了,还送了16羽鸡苗给我们养。”杨文芬老人带着外孙亲自跑到村委办公室,说是要把自己种的辣椒送给张海鹏书记,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
“这还是当时张书记送来的180羽鸡苗呢,现在长成大鸡了,都卖了好些了。张书记这个人是真的好,没想到他来走访时我随便说‘想买点鸡来养’这句话被他记在心上了!”村民杨忠全感恩地说道。
这是张海鹏自己出钱为6户想养鸡的村民买了316余鸡苗。在水落洞村,像杨文芬、杨忠全一样得到帮助的人还很多,只要是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大小,只要合法合理合情,张海鹏都会放在心上,竭尽全力去解决。
“脱贫攻坚胜在望,干群合力奔小康”。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年,张海鹏依旧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踏实肯干成了他在群众心里的标签,排忧解难成了他在村里工作的动力。(姚吉恒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