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

2020-09-27 09:31:4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记者 洪英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面小康”这个穿越千年、蕴藉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已经触手可及。

  2020年,贵州的目标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贵州即将历史性地解决延续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千年之变”。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的“千年之变”更加不易。

  伟大战役硕果累累,伟大时代英雄辈出。在这场苦干实干铸就的脱贫攻坚伟大“巨变”中,涌现出一大批新时代的贵州人,他们书写了一部部绝境突围、决战贫困的英雄传奇,矗立起一座座令人敬佩、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黄大发说,要做起带头作用的优秀共产党员,这样老百姓才能信任我们

  黄大发绝壁凿“天渠” 凿出小康希望

  半个多世纪前,在多为喀斯特地貌的黔北深处,有一位年轻人,带领村民立誓修渠,该渠要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这位年轻人叫黄大发,他所在的村是位于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的团结村。团结村以前叫草王坝村,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如今,潺潺渠水涓涓流过,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曾经闭塞的草王坝村面貌一新。

  20世纪60年代起,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的黄大发,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三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村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该“生命渠”后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不仅如此,黄大发还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的鲜明体现。他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坚强意志。

  2017年4月25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党员就是要帮老百姓办事,要做先锋模范、起带头作用的优秀共产党员,这样老百姓才能信任我们。”黄大发说,共产党员就是带头、就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邓迎香带着村民13年“砍山凿洞”打通的麻怀隧道,是连接山外的“出路”

  邓迎香挥锤抡钎 劈开脱贫致富之门

  从罗甸县城出发约1小时左右,沿着进麻怀村的硬化公路爬到半山腰隧道口,一块石碑矗立路侧,上面记载着麻怀村民开山修路的历程。这是以邓迎香为代表的村干和群众决战贫困的愚公壮举。

  邓迎香,1972年10月15日出生于贵州省罗甸县原董当乡高峰村。1991年,19岁的邓迎香经人介绍与原董架乡麻怀村翁井组袁端林恋爱,不顾家人反对嫁到了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石山区麻怀村,该村大山阻陋,交通不便,人们进出、物资运送都要经过人工肩扛,田土稀少,村民吃的是包谷饭,生活极为贫困。

  山路崎岖又危险,所以麻怀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十岁才开始上学。因为走到学校要花两个多小时,孩子太累,上课经常打瞌睡,成绩普遍不好。出村得翻山越岭,生活物资拉不进来,山里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在邓迎香眼里,那时的日子就是“坐井观天”。

  要致富,先修路。可是面对高耸的大山,路从何处修,大家想都不敢想。但邓迎香并没有被艰苦的环境吓倒,而是带着几十户村民,开山凿石,前后历经13年,硬是把大山凿穿,开出了一条216米的“小康之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村妇女,她不等不靠,带着村民发展产业,使曾经闭塞的麻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村干部,邓迎香带领群众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苦干实干,改天换地的愚公精神,在大山深处竖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是对“大关精神”的再弘扬、再诠释。在她的带领下,历经十余年的磨砺,把当地两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变成了15分钟的宽阔坦途。邓迎香也因此被誉为当代“女愚公”。

  因为感人事迹,邓迎香先后获得“消除贫困感动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奖”“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荣誉。

老支书文朝荣就葬在海雀这片林海里,静静地守着他牵挂一生的心愿

  文朝荣向荒山要绿地 让瘦土出效益

  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

  面对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严峻现实,30多年如一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绿山梁,科技兴农挖穷根。

  这个带头人,就是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

  海雀村地处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带的核心区域,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为解决温饱,村民不断毁林开荒,在生态极其脆弱的山坡上将玉米和土豆一层层种到山顶。

  在日益恶化的环境面前,文朝荣作出了一个决定,带领村民种树,让“和尚坡”绿起来。

  1987年初,文朝荣带着村民上山种树。200多个村民在群山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种树热潮。文朝荣的儿子文正全说:“我父亲为了种好树,1987年、1988年和1989年3个春节都是在山上过的。”

  连续几个冬天的苦战,海雀村30多个荒坡上种上了1万多亩华山松、马尾松,房前屋后和水沟边种上了漆树。经过文朝荣和村民们20多年的精心管护,海雀村已从昔日的风沙策源地,变成了现在的水土涵养地。

  构建绿色屏障的同时,文朝荣还在思考村民的吃饭问题、教育问题等等。几十年来,他不向困难低头,不向贫困折腰,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群众向荒山要绿地,推广良种良法,把全村1.3万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万亩林海,把“苦甲天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带上林茂粮丰的致富路。

  2014年2月,文朝荣因积劳成疾去世,终年72岁。他去世后,被中央组织部、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毕节市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朝荣用生动的实践,在乌蒙山区这片被外界视为“不适宜人居”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诠释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如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文朝荣精神”,正在成为全省上下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力量源泉。

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

  黄大发、邓迎香、文朝荣,他们只是贵州在实现“千年之变”过程中诸多“新时代的贵州人”典型代表。

  近年来,在贵州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了一大批理想坚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新时代的贵州人”: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的南仁东、群众眼里的“羊书记”姜仕坤,“扫雷英雄”杜富国、盲人女教师刘芳、“绿色森林卫士”张有光、“潘核桃”潘学军,红水河畔“女财神”李桂莲、“人民小酒”董事长余留芬、贵州屋脊上的“第一书记”杨波……

  他们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长时间初心不改地坚持干一件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将伟大渗透在身体力行中,渗透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有成、实干有成。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