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 攻坚扶贫——民盟安顺市委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10-14 20:40:1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四年共投入项目资金千余万元,大力发展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使西秀区宁谷镇下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不到400元增长到2019年末的13000元,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民盟安顺市委自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扶贫工作联系单位,通过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捐资助学、法律援助等立体方式,让下哨村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群众的幸福生活越来越红火。


  政策扶贫,参政议政民盟献妙计
  多年来,民盟市委深入基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积极为党委政府制定脱贫攻坚政策提供参考。
  2017年,民盟市委上报了《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等调研报告。各支部上报了《关于我市“关岭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等27篇调研报告、社情民意和提案,内容涉及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领域多个方面。
  2018年,民盟市委的调研课题《脱贫攻坚中农民思想现状研究》获市委统战部委托调研课题;完成《贵州省县乡远程医疗实施状况》《安顺市易地扶贫搬迁教育保障情况及建议》和《乡村中小学教师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等调研报告。
  2019年,申报的《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获民盟贵州省委2019年度专家领衔重点调研课题;深入全市各县区相关村寨,入户开展问卷调研,完成了民盟省委2019年大调研课题《贵州省农村家庭成员从业状况与受教育情况》在安的相关调研任务。
  2017年以来,民盟市委盟员积极参加人大、政协视察与调研等脱贫攻坚,参加人次为60人次以上。安顺民盟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富美安顺建言献策,共谋脱贫之计,参与政策扶贫贡献了力量。


  突出重点,帮扶工作有力度
  结合下哨村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村民劳动力情况,民盟安顺市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帮扶方案,安排盟员、果树专家李用奇到林哨村下哨组指导种植经果林,创建杨梅科技示范园,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帮助发展特色经济,走产业脱贫之路。
  “最开始只有我们5户村民在李院长的带动下种植了20亩果树,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全村村民都加入进来,果树面积发展到3000余亩,水果年总产量达700余万斤,产值达900多万元。”下哨村村民曾顺祥说,现在的下哨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产业村。
  这些年来,通过民盟市委在种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扶,下哨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依托山区资源优势、依靠科技支撑,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脱贫之路。
  村里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和孩子。曾顺祥说,每逢端午、重阳等节假日,民盟机关干部都会来到村里,慰问、看望特困户、留守老人和儿童。
  去年,由民盟安顺市委和中共西秀区委统战部在下哨村共同举办了共建“同心振兴”实践示范村揭牌仪式。旧时穷僻壤,现今富桃源。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下哨徐徐展开。


  关注教育,聚焦短板促均衡
  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是摆脱贫困、稳定脱贫的前提。用教育为扶贫助力,才能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为了帮助农村贫困儿童实现“艺术”梦想,盟市委以艺术文化教育人才为依托,在农村学校创立民盟“音乐教室”,民盟“书法教室”,捐赠设备,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校教学。
  安顺行知高中创办于1988年,在历任盟员校长的带领下,坚持办学30余年。他们长期坚持对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每年向贫困学生减免学费达10余万元,为地方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为了给学校的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多添置一些课外读物,近年来,盟市委连续多年向全盟发出“捐书助学”的倡议书,号召盟员们捐出家里的闲置图书,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阅读梦想。
  此外,盟市委还积极响应盟中央和盟省委号召,走出安顺、走出贵州,参与由民盟青岛市委和民盟安顺市委牵头、民盟青岛市城阳区工委和民盟关岭支部联合组织实施赴青岛的“小苗苗游学圆梦行动”,让20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走出大山,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