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相牵 携手战贫困 ——青岛即墨与紫云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小记

2020-10-22 15:17:3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地处黄海之滨的青岛市即墨区,早在1996年就跨越千里与紫云自治县紧密相连,结下深厚“兄弟情谊”。2016年以来,紫云即墨两地按照党中央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指示要求,提高站位、聚焦精准、深化帮扶,围绕产业、医疗、劳务、教育等领域深入协作,在携手奔小康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image.png

村民在采挖红薯

在紫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期,青岛市即墨区结合紫云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围绕致贫“痛点”、脱贫“堵点”,找准切入点,“点穴式”精准施策,全力打通最后“一厘米”,助力紫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找准帮扶路径 助推产业发展

image.png

村民采收食用菌

近年来,结对帮扶紫云的青岛即墨,结合紫云山地农业发展的实际, 在项目引进、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方面积极提供帮助,为紫云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助力,小菌菇撑起群众致富伞。为助推紫云食用菌产业走上正轨、做大做强,即墨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打造“青岛高校技术+即墨资金支持+紫云本地龙头企业带动”的东西产业协作新模式,由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教授进行技术帮扶,与当地龙头企业优纤贝共建菌菇实验大棚,量身定制了“大棚栽培以香菇为主、林下栽培以大球盖菇为主”的方案,因地制宜确定主栽品种,同时加大对技术从业人员、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力度,结合实际编写的《紫云县大棚栽培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南》,成为当地人手一份的“香菇生产一本通”。今年上半年,紫云完成大棚香菇生产2000万棒,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累计培育致富带头人100人,培训技术从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396人;带动周边6个乡镇300名农民致富,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坚实支撑。

资金支持,红芯红薯提质增效。为做大做强“一县一业”红芯红薯产业,今年,紫云共投入青岛对口帮扶资金2000万元,全县种植红芯红薯3.5万亩。为助力紫云红芯红薯产业健康发展,今年5月即墨区农业专家组到紫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帮扶,围绕红芯红薯品种提纯复壮、配方施肥、栽插模式、病虫害防治、薄膜覆盖、农业机械应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加强技术指导,有力保障了红芯红薯质量和产量双提升。

“保险+期货”项目,为蛋鸡产业保“价”护航。为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激发增收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即墨区在紫云挂职干部多方沟通协调,银河期货青岛营业部与紫云开展合作,将“保险+期货”金融模式首次引入贵州,借助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保计划—专项扶贫”项目政策,争取大连商品交易所10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在紫云开展鸡蛋产业“期货+保险”项目,覆盖紫云县域蛋鸡养殖合作社、741户蛋鸡养殖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对鸡蛋分批次投保,共同保障地方养殖、种植类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收入。

聚焦脱贫攻坚 用心帮用情扶

image.png

即墨眼科医生张友岩给病人家属讲述治疗方案

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青岛即墨实施组团式结对帮扶、项目资金支持、“点对点”就业帮扶等方式,在提升紫云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方面予以大力帮助。

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即墨和紫云结对帮扶以来,先后安排110余名骨干教师赴当地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2019年开始又通过名师名校长送教上门、紫云业务骨干赴即墨培训等方式,专题培训紫云骨干教师1100余人次。紫云122所中小学全部与即墨区学校结对,并投入帮扶资金3382万元,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小学3所,有效解决了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学生上学难问题。

猫营镇沙坎村受地质滑坡威胁而搬迁避让,原猫营镇沙坎小学学生分流到10公里以外的黄土小学就读,四至六年级学生住校,三年级以下和幼儿园学生由家长接送,不仅路程远,而且没有客运车辆,接送学生非常困难,既耽误家长务工,还存在很大交通安全隐患;宗地镇大地坝小学一直受地质灾害威胁,2015年撤并后,原大地坝小学学生分流到宗地镇宗地小学、幼儿园和邻县学校就读,上学路程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为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经紫云相关部门和即墨区挂职干部实地调研,多方筹措即墨对口帮扶资金252万元、100万元,分别在沙坎村和大地坝村新建格碰小学和大地坝小学,彻底解决了两地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使教育保障网进一步织密织牢。目前,这两所小学已动工建设。

让患者有更好的医疗条件。紫云地处云贵高原,紫外线强烈,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为此,即墨区实施组团式帮扶,在加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卫生院、乡村卫生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外,即墨区根据紫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选派支医专家。自2018年起连续3年派出眼科医生,协助紫云进行眼科建设。在即墨专家的帮助下,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2018年引进手术显微镜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机等先进设备并开展了第一例白内障手术;2019年成立了单独的耳鼻喉科门诊、眼科门诊、眼科特检室、门诊手术室和眼科病房,极大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眼科自此正式成立。同时,针对医生眼科水平薄弱问题,大胆放手、严格指导,让年轻医生单独主刀一些常规的眼科手术,做到了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今年以来,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眼科共完成门诊接诊2100余人次,各类住院手术520余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手术412例,仅7月份手术量就达到107台,相当于安顺市人民医院眼科手术量。

让群众有更好的致富路径。走出大山,致富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即墨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与紫云携手一起,围绕“输得出、稳得住、可增收、能脱贫”的目标,持续加强沟通对接,精心筛选就业岗位,狠抓服务技能培训,通过点对点服务、线上线下协同等措施,加强高质量劳务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入,多渠道、多举措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稳岗工作,其中紫云到即墨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仅每月补贴就高达3000元。今年以来,已组织134名紫云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青务工,是任务数的5倍,并采取集中安置、设立劳务站、建立交流群等方式,确保了赴青人员输得出、稳得住,真正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深化结对帮扶 助力脱贫攻坚

image.png

即墨支教老师周舒姚给学生上课

山海相连,心手相牵。自1996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两级党委、政府给予了紫云大力的支持,在组织领导、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倾情倾力相帮,用真情真义、真金白银践行使命担当。24年来,青岛即墨在资金援助上倾情倾力,累计投入到紫云帮扶资金3.7亿元,实施项目270个。其中围绕紫云贫困群众增收投入到产业扶贫资金1.72亿元,围绕提高贫困群众饮水质量投入到饮水安全资金0.47亿元,围绕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到通村通组路、产业路资金0.76亿元,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投入教育、医疗等资金0.75亿元。

旁如村是格凸河镇唯一的深度贫困村,2017年来,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助力解决脱贫攻坚艰中之艰的难题,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60万元,帮扶旁如村发展肉牛养殖、生态鸡养殖等产业及帮助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截至去年底,旁如村实现减贫人口196户88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8%下降到2019年底的2.46%,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人才选派交流,助推脱贫攻坚。截止目前,双方党政交流互选干部23人,专业人才交流方面即墨累计选派52人的医生和老师到紫云开展帮扶工作,紫云选派24人到青岛即墨学习,人才交流选派进一步助推紫云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和提升紫云医疗和教育水平。

即墨医生张道敬、张友岩的到来,填补了紫云眼科手术空白的缺陷,让紫云眼疾手术治疗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他们自带工具、自带书籍、真心传授,一步一步搭建了眼科科室,为紫云老百姓治疗眼疾在家门口就可进行,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赞誉。此外,曾在紫云支医杜文举、崔美英医生,在紫云支教的周舒姚、尤秀萍老师等众多的即墨援紫的专家技术人才,她们以专业技能、文化素质一点一点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点一点的助力脱贫攻坚,做到了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和教师队伍。(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