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岭自治县紧盯搬迁群众“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以促进搬迁群众就业为抓手,集中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党组织工作力量,做到就业人员底数清、就业需求清、就业情况清。目前,全县5个搬迁点社区3820户搬迁群众全部实现一户一就业。
划楼管理,网格服务不留死角。关岭实施就业网格化服务,各社区以楼栋为网、搬迁户为格,乡镇(街道)下派干部、社区干部任网格员,逐户逐人对搬迁户家庭人口、劳动力、就业就学、家庭收支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包保负责搬迁户的就业服务。从搬迁群众中选派楼栋长,协助网格员做好劳动力摸排、信息宣传、上下联络等工作。同时,各社区服务大厅均开设就业咨询窗口,并实施AB岗位工作制,确保群众随时找得到干部。今年以来,共接待政策咨询6000余人次。
动态跟踪,结对服务不挂空档。严格落实搬迁群众“一月一跟踪”就业管理服务制度,社区网格员每月开展一次全覆盖排查,重点对省外返回的劳动力进行入户走访,对搬迁家庭有劳动人员、就业情况、就业需求等发生变化的如实反馈社区“两委”进行台账更新,形成“账随人走,岗随账走”的动态管理机制。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单位)结对帮扶干部“一月一走访”定期跟踪排查搬迁户就业情况,不但将搬迁户就业需求反馈给社区“两委”,还根据群众实际情况推介就业岗位。
技能培训,岗前服务不走过场。关岭全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就业培训中心,为各类培训资源向社区倾斜提供阵地保障。社区党组织利用社区文化广场,通过播放露天电影、现场操作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县就业部门根据搬迁群众就业意愿,按照定岗培训、定向转移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今年来共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家电维修、焊工、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39期,培训人员2340名。
供需衍接,闭环服务不掉链子。在了解群众就业需求的同时,多放收集就业信息、多渠道协调就业岗位。社区干部、楼栋长入户“面对面”动员,单元大喇叭广播,LED屏滚动播放,微信公众号及社区公开栏发布就业信息、创业优惠政策等,帮助搬迁群众不出社区就能找到就业渠道。今年来共推荐就业岗位1450个。通过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扶贫车间厂房,协调做好地摊区域规划、商铺低价出租给搬迁户等,为社区群众提供摊点241个,减租商铺116个,扶贫车间为115人提供稳岗就业。积极争取县有关部门提供公益性岗位支持,协调县域内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安保、保洁、服务员、建筑工人等岗位支持。目前,共争取公益性岗位808个,协调县内就业岗位220余个。疫情期间,做好“免费直通车”宣传及服务,对外输送搬迁点劳动力130余人。(何淼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