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紫云自治县猫营镇狗场村普炸组寨后梯田里,耕地机轰隆隆地翻耕着地块,准备种植冬季蔬菜。
田埂上,狗场村扶贫工作组一边指挥耕地机作业员深耕细作,尽量把土壤翻耕得更疏松,以利于种植的蔬菜长势更好;一边对蔬菜品种的选择、肥料筹备、组织劳动力等方面做好分工协作,抢季节赶时间,让菜种入泥、菜苗入土。
随后,狗场村扶贫工作组来到秋薯种植地,仔细查看长出的薯苗是否受症、缺肥,看着长势较好的薯苗人人脸上露出丝丝笑容。
“今年秋耕冬季时季,狗场村计划种植100亩秋薯,230亩蔬菜。目前,秋薯种植已完成,也都长出了嫩苗;蔬菜种植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狗场村党支部书记李刚如是说。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近年来,狗场村依托500亩坝区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2019年,狗场村学习“三权促三变”的工作经验,全村140户(包含搬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狗场村村社合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合作社流转土地832.83亩,在狗场村芭蕉寨组、毛草坝组发展冬瓜种植产业230亩;在拐骂组发展林下蜂养殖100箱;在大庆组新建食用菌大棚10个,引进菌棒80000余棒;甘蓝种植300亩、儿菜种植70亩、佛手瓜种植70亩、麻叶菜种植200亩。
今年,狗场村村合作社与贵州蔬菜集团合作,流转坝区580亩主要种植意大利生菜200亩、豇豆700亩,村合作社根据县委、县政府“两红一芯”产业部署,种植辣椒220亩。
猫营镇驻狗场村扶贫干部罗尚维告诉记者,狗场村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周边农户620人务工,人均增收8300元,其中贫困户190余人,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每年可带动418户农户从土地流转方面增收90万元,户均增收2100元,其中贫困户67户,户均年增收2500元,带动贫困户务工45户72人。目前,狗场村村合作社甘蓝种植项目已产生收益并分红140户贫困户,已脱贫户户均分红200元,未脱贫户户均分红400元。食用菌产业分红1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1286元。
“村民韦小四,十年前从宗地镇大郎村移民到狗场村沙子关组居住,没有承包地种植农作物,全靠在村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
“儿子在外务工赚来把房子也修建好了,居住环境改善了;我与老伴在村合作社务工,做工一天有80至100元的收入;现在家里随时都有零花钱,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韦小四如是说。
走进狗场村普炸组,整洁的村里,安装有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水龙头。
2016年以来,狗场村完成组组通建设总长3.7公里、宽3.5米通组路共3条,实现全村17个村民小组全部通硬化路;完成总长7.2公里,均宽4米产业机耕道建设共4条,极大便利了产业发展运输,配合县农业局完成产业坝区喷灌设施建设100亩,实现高标准农田发展蔬菜种植;完成全村串户路及庭院硬化项目,真正实现户户通硬化路,方便老百姓生产出行问题;完成275盏路灯安装,全覆盖17个村民小组,实现组组有亮化,老百姓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出门路随好、家头房随后、煮饭水随好的愿望成为了现实。”狗场村普炸组民吴小毕说,他妻子在北京蔬菜种植场务工,他在村合作社蜜蜂养殖点的管理员和村里的护林员,每月两笔收入共计2800元。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大专,一个大专毕业后准备考专升本,孩子有了希望,他们的日子将会充满阳光。(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