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收官战,我们怎么干】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正钧

2020-11-02 15:18:1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正钧:聚焦产业抓发展 打赢脱贫收官战


打好收官战,我们怎么干?提到聚焦主业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进展成效及下步打算,10月28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正钧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主导产业,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千方百计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多措并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0元,同比增长10.66%。今年粮食产量达到101.75万吨,比上年增加19.24万吨,增幅23.31%。”宋正钧说,目前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三农”压舱石在多个方面作用明显。

一是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种植结构持续优化,优质稻谷面积进一步扩大,分县分季分品种调度指导,有效克服草地贪夜蛾、稻水象甲、水灾、旱灾等病虫、灾害影响,一招不落抓好粮食生产;

二是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市县两级认真落实生猪生产恢复扶持政策,加快养殖场户扩能增养,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有力推动了生猪生产恢复,目前我市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达213个,生猪累计出栏110.33万头,存栏达到107.0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达到8.25万头。肉蛋类产量达到15.71万吨;

三是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市应退捕捞渔船370艘,涉及渔民336人,目前已全部完成退捕任务,退捕渔民已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有劳动能力的252人通过技能培训已全部安置就业;

四是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聚焦我市九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组织方式,探索形成土地入股、订单生产、政策扶贫、代养回收、反租倒包、就业务工、特惠贷参股、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等多种利益联结合作模式,形成 “721”“345”“136”“1234”等利益分配机制。建成40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09个。实现深度贫困村建立合作社和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两个100%”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6.05亿元。通过产业发展带动12.0499万户49.2115万人增收,户均增收2169元。产业扶贫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贫困人口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贫举措。

“下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继续抓好产业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宋正钧说,接下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将从五个角度出发,进一步巩固脱贫工作。

一是聚焦产业布局再优化。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秋冬种植时节,安排部署秋冬季作物接茬工作,加快推进十万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建设,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大型农产品基地,推动优势产业裂变式发展;

二是聚焦产业规模再壮大。推动实施安顺市农村产业革命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加快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三是聚焦产业带动再增强。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带动明显的龙头企业,深入推广“村社合一”合作社,带动农户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持续拓宽增收渠道,保证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聚焦品牌创建再升级。加强“安字号”农产品品牌培育,抓好农产品品牌营销,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国、全省知名的优质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主导产业、主打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加快精深产品的研发,延长产业链,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五是聚焦目标市场再扩展。继续实施“黔货出山”工程,积极组织各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展示展销活动,全面抢占省内市场,逐步拓展省外市场。积极对接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重庆、贵阳、青岛及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等主要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销售窗口,组织引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坝区共建农产品直供基地。(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 陈婷)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