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收姜的好时节。11月初,走进镇宁自治县马厂镇张官坝区,一片片碧绿的姜田映入眼帘。这里,是一处面积达1000亩的“镇宁小黄姜”种植基地,基地里,数十道身影正弯腰劳作,拔姜块、抖泥土、砍姜秸、套装带……忙得热火朝天。
“镇宁小黄姜”种植基地,姜农们拔姜块、抖泥土、砍姜秸、套装带,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收姜热闹了,我只要得空就来帮忙,薪酬上有的按天付费,有的按摘取量付费,给的价位都还不错。大家都说今年的产量高、品质好、市场也好,所以收姜都积极得很!”在基地务工的张官村村民王芳树说。 当下这个时节,不单是马厂镇,放眼整个镇宁自治县,到处洋溢着生姜丰收的喜悦。 在各个坝区、基地、坡头田间,不管是合作社、公司还是农户,总有他们的身影忙碌在姜田里,利用近期晴好天气抢收生姜,为销售做好准备。
“镇宁小黄姜”开始进入采收期,全县种植的15万余亩生姜喜获丰收
今年,“镇宁小黄姜”开始进入采收期,全县种植的15万余亩生姜喜获丰收,销售单价相比去年2.4元每斤提高了2到3元左右,达到均价3.5至5.8元每斤。自“镇宁小黄姜”在2019年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小黄姜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种植生姜正在成为镇宁自治县助农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 11月4日,在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塘堡村,镇宁植保植检站站长程蕾正带着团队一行,到村中开展小黄姜测产工作,走访观察农户们的采收情况。
农技专家开展测产
姜田里,测产人员将一袋袋姜挪到称上,谨慎地记下每一笔数据。“农户们现在种出来的姜,从个头、色泽、斤两等各方量都提升了不少。我们这几年测产下来,从数据上得到一个最真实的反馈,那就是咱们镇宁的小黄姜,品质是越来越好了。”程蕾自豪地说。 如今,在镇宁自治县每个乡镇,每个村,都有农技人员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以及相关的种植信息,在一些地区,还会设立规模化的示范性种植基地,为农户提供种植模板。 “以前种姜,哪管你下雨不下雨,地势高还是低,施肥用啥子肥哦,啥都不管,只要种得活就行。现在不一样了嘛,人人都巴不得跟着这些专业的人们多学多问,哪里组织有课就尽量去上,不要小看嘞,你哪怕技术提升一点,那种出来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变化嘞!” 镇宁扁担山镇红运村创业青年王勇说,今年,在科学选址、科学管护的运用下,他的每亩姜能比去年增收1000多斤,亩产值预计可达12000元以上。
贵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姜加工车间
为了镇宁小黄姜有更好的市场销路,镇宁运用“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组织形式,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扩展产业发展。 在渠道方面,镇宁自治县投入158万元在176个行政村通过信息进村入户项目“益农信息社”建设,把“镇宁小黄姜”通过“益农信息社”推广了出去,同时还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解决了村民的生姜销路问题,有效激发了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 在深加工方面,镇宁自治县主要引进了贵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坐落于镇宁环翠街道工业园区内,已建成年产2万吨的加工厂房及设备,从事生姜系列产品品牌设计、研发、生姜种植加工、销售,目前主要加工生产脱水姜片、姜粉、姜黄素、姜茶、洗护用品等系列产品。
生姜绿色防控试验示范会上,技术人员为村民讲解绿色防控
“今年将会有2到5万吨的收购量,镇宁地区已经是全覆盖,这个量相比去年翻了3到5倍,一个是因为产量和市场需求量增大,其次我们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收购价。经过加工以后,产品会售往贵阳、重庆、福建、广东等地。” 贵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应书说,现阶段,公司已和许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兜底收购协议,根据姜的品质,以2.8至4.5元的价格销售给公司,一些地区能拿到一亩地1.5万元的收益。 2020年镇宁自治县生姜种植总面积15.15万亩,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47.33%,目前预计总产量33.65万吨,预计总产值可达12.15亿元,生姜种植已成为了镇宁自治县产业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在未来的规划中,镇宁自治县将进一步推进小黄姜质量追溯,健全小黄姜产业链,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