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巡察利剑 助力改革发展——我市巡察工作巡礼

2020-11-27 00:03:18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开展9轮常规巡察、覆盖123个党组织,完成对西秀、平坝、镇宁、关岭、紫云5个县区的脱贫攻坚“机动式”巡察;全市8个县区共完成1699个党组织的巡察,市县巡察共发现问题23947个,形成问题线索2590件,立案392件39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4人,移送司法10人......

这是截止目前,四届安顺市委巡察工作交出的一份“成绩单”。2017年以来,安顺市委在省委及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守政治巡察定位,立足实际探索“三三制”工作法,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和联系群众纽带功能,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一批普遍性、系统性问题,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镇宁自治县委巡察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批示精神融入至巡察工作,用巡察“利剑”斩断“舌尖上的浪费”。图为:镇宁自治县委巡察办第四巡察组在镇宁自治县寄宿制中学食堂开展第九轮巡察。刘贤仲 摄

“三对标”形成联动格局

“朱组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们的帮助,让我们的退耕还林补助金这么快就发到了手里,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今年六月,镇宁自治县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朱靖刚走进六马镇许怀村蜂糖李果园,就看见一个个黄澄澄的蜂糖李挂满枝头,几个果农一见他,便停下手里的活,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村民向巡察组发自内心的感谢,只是我市“三对标”形成联动、扎牢织密监督网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这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高质量推进监督全覆盖,必须做实上下联动,扎牢织密监督网。

西秀区委巡察组工作人员坚持“多问,多走,多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梳理,详细了解各类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仔细询问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从蛛丝马迹中深挖背后隐藏的党员干部优亲厚友、盘剥克扣、吃拿卡要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李晓红 摄

2018年,党中央作出开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部署,安顺市委及时跟进,巡察“利剑”直指黑恶。2019年,西秀区对东关办事处大水沟村开展巡察,针对群众反映的村支书、村主任在村里“称王称霸”问题循线深挖,边巡边移,推动查处了葛林明、张林等14名欺压百姓、干扰基层选举、非法侵占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形成了强大震慑。

在高质量推进监督全覆盖过程中,安顺市委坚决扛起巡察工作主体责任,对标部署要求、对标监督重点、对标联动范围,科学谋划巡察目标任务,一以贯之推动监督重点从“三大问题”“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向“三个聚焦”不断深化发展,把落实中央、省委巡视要求与市县巡察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同频共振。

经开区党工委巡察组坚持精准发力,注重发现问题,形成有效震慑,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图为:经开区党工委第六巡察工作组查阅被巡察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刘量 摄

“三聚焦”提高监督质量

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政治巡察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黄果树旅游区工委巡察组,以巡乡镇、带村居为有力抓手,坚持对发现问题及时开展约谈,以“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巡察利剑直插基层。田维敏 摄

“村里小黄姜卖不出去,外面的车辆开不进来,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子很多年都没有变化。”谈到修路前的状况,在村子里生活了70余年的马运灿感慨万千。

“本该6年前由交通局实施的项目,如今却成为全县唯一一条未实施的通组路,缘由是什么?”带着疑问,巡察组找到了村委,及时将问题反馈给镇党委,压实整改主体责任,迅速抓实整改。很快,1187米的通组路就建成使用,圆了该村民组几代人的梦想。

“这是祖祖辈辈的心愿,感谢党和国家,让修路通车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了”,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马运灿激动的说道。

普定县委巡察组进村入户巡察扶贫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听取问题反映,延伸巡察“触角”,拉近监督“探头”。刘映池 摄

党的决策部署只有在群众身上体现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叫落实。

关岭自治县纪委县监委将巡察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基层,重点对扶贫民生领域、涉黑涉恶等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等进行“政治体检”,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钟鸿 摄

2017年以来,市委始终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作为新时代巡察工作的“纲”和“魂”,聚焦监督难题、聚焦神经末梢、聚焦系统领域,探索提级交叉巡察工作机制,采取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向各巡察组授权开展巡察工作,向所涉县区党委(党工委)授权召开有关会议听取巡察情况汇报、研究巡察成果运用“双授权”,实行市级巡察机构对巡察组统一指导、县级巡察机构对巡察组具体指导“双指导”,推行提级交叉巡察组既对市委负责、又对所巡县区党委(党工委)负责“双负责”工作模式,综合运用“市级直巡”“巡乡巡村”等方式,推动巡察监督直插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每一厘米”。西秀区实行“五清理”“六必访”查找法,拓宽问题线索渠道;平坝区建立“周小结、旬调度、月研判”机制,推动实现快查快结;普定县坚持“六查六看”,倒逼被巡党组织扎实抓好问题整改落实;镇宁自治县探索村级巡察“一听、三见、两提高”经验做法,强化跟踪问效;关岭自治县实行“双签双责”整改模式,压实巡察整改责任;紫云自治县探索“三联三强”巡察路径,助力农村产业革命。

截止目前,全市已巡村级党组织1104个,发现问题6615个,督促完成整改4759个;形成问题线索378件,立案125件。通过巡察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小问题”,清除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赢得了民心向背的“大政治”。

“三贯通”突显巡察成效

“巡察发现问题是手段,整改到位是目的,贯通衔接是抓手。”推进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市委始终坚持“一盘棋”思维,注重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贯通问题线索处置、贯通信息资源共享、贯通巡察整改监督,形成叠加效应,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普定县委巡察组深入走访基层一线,紧盯基层“微腐败”问题,通过翻阅相关资料,不放过蛛丝马迹,精准发现问题,督促问题整改。刘映池 摄

2020年4月,普定县委在对县自然资源局巡察时,巡察组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协作联动,在巡前、巡中、巡后以及问题线索处置方面及时沟通、对接,推动了县土地储备中心有关人员挪用公款上千万元问题线索的有效处置和案件的快速查办。涉案人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追责问责。

普定土地储备中心有关人员挪用公款案例,只是我市贯通问题线索处置、贯通信息资源共享、贯通巡察整改监督的一个缩影。

紫云自治县委巡察办通过深入各巡察组开展会商和组织定期召开巡察调度会等方式,对问题线索、问题定性、疑难点进行“一周一梳理,半月一会商”,全面推动问题立行立改和重点线索快查快处。王志慧 摄

今年以来,市委将巡察提出的203条意见建议和问题清单,分别通报给19家监督监管责任单位,推动系统性、行业性治理,实现标本兼治。市纪委市监委成立19个专项检查组,对市委前七轮巡察90家党组织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清零”行动,督促完成问题整改2897个,追责问责83人。市委组织部分类建立巡察整改监督责任等清单,开展“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查找问题616个,提醒干部81名,巡察监督综合平台作用逐步显现。

锻造利剑、民心所向,助力改革、民之所望。近年来,安顺市委紧紧围绕“三个聚焦”,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让“利剑”更加锋利,“桥梁”更加畅通,“纽带”更加牢固。

平坝区委巡察组重点围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领导干部腐败,群众身边的腐败等问题,通过个别谈话、走访核实、查阅资料等方式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着力做好被巡单位政治体检,全方位纠治政治偏差,为平坝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氛围。钟德高 摄

巡察工作永远在路上。安顺市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高质量推进市县巡察工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詹艳)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