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成就梦想 劳动创造幸福——记全国劳动模范、西秀区大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兴

2020-12-02 23:17:2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十二月伊始,寒意渐浓时节,来到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大地已经进入休整期,然而勤奋的人们并没有就此停歇,不远处的田地里仍可见到一些给秋收后的金刺梨修枝的身影。陈大兴就是其中之一。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载誉归来,陈大兴激动的心情还没平复下来,就已经投入了新一轮的劳作中。

 

敢想敢做才有出路

微信图片_20201202154557.jpg

全国劳动模范陈大兴

  时光回溯到1996年,28岁的陈大兴满腔热血,主动请缨担任大坝村党支部书记,怀揣带领全村人一起脱贫致富的梦想,一干就是23年。在大坝村23年的奋斗历程里,陈大兴既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引路人。曾经的大坝村可谓“大坝大坝,烂路烂房烂坝坝,小伙难娶,姑娘远嫁”。如何从一穷二白的“空壳村”走到如今的黔中“华西村”?用陈大兴的话来说,就是:“敢想敢做才有出路。”

  为了改变大坝村的贫困面貌,陈大兴“大刀阔斧”为大坝做了两手规划——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

 

陈大兴给金刺梨修枝.jpg

陈大兴(左)给金刺梨修枝

      在产业方面,通过陈大兴的推动,金刺梨从一颗小小的果实,变成了大坝村增收致富的支柱。2008年,陈大兴偶然间品尝到了个头不大但肉质厚、酸甜适度的无籽刺梨,了解到金刺梨营养价值高却鲜为人知的现状,陈大兴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个人率先承包30亩土地试种,3年后亩产达到1000公斤,市场价近40元/斤。2011年,他在全村举办了一场金刺梨品尝会,无偿品鉴,以此加大宣传。2012年,陈大兴带头成立大坝村延年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一起种,并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短短几年就种植超过2000亩。为了赶上全市刺梨发展黄金期,他又带领村民投入140多万元建起育苗大棚20多个,年出刺梨苗200多万株,不仅引领全市刺梨产业健康发展,还真正为村民找到了一条稳定的致富之路。

 

陈大兴向记者展示金刺梨果酒.jpg

陈大兴向记者展示金刺梨果酒

      在基础设施方面,陈大兴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和支持,打通村民致富路,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2012年,我市组织优秀村支书到江苏华西村参观学习,陈大兴参会回来说:“华西村能干成的事,大坝村也能干!”他提出用5年时间拆掉全村158户原有旧房,重新集中规划建设新村,让每家住一栋近340平方米的别墅。说干就干,他私人出资请黄果树设计院做好了规划设计,与建筑商签订了建设合同,没有启动资金,他就把自己卖刺梨苗赚下的钱先垫出来拆老房子、平整地基,并由合作社担保贷款500万元,开始启动建设。到2018年,大坝村的别墅建设达131栋,一个大山里的“华西村”跃然出世。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陈大兴查看金刺梨长势.jpg

陈大兴查看金刺梨长势

  “总书记说,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我只是千万万万劳动者中的一员,只有不安于现状,目光向前看,不断努力奋斗,才能有更美好的生活。”陈大兴告诉记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也正是大坝精神的写照。

  金刺梨种出来了,但仅售卖鲜果,增收方式单一,有时候也会滞销,怎么让它实现更高的效益,又是一个新的考验。通过与贵州生物科学院研发金刺梨深加工工艺,2017年,贵州大兴延年果酒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成功酿出12度的金刺梨干红果酒和42度的金刺梨白兰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可年产各类金刺梨果酒、果汁5000吨以上,年产值上亿元。

陈大兴到农户家走访.jpg

陈大兴到农户家走访

  以“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大坝村95%以上土地已流转或入股合作社,种植金刺梨达5000亩,雷竹300亩,晚熟脆红李1200亩;建起了300头规模的肉牛养殖场、600个蚂蚱养殖大棚、300亩“藕+鱼”综合种养殖基地,250亩树月季种植基地。在大坝村的影响下,全市种植金刺梨达30余万亩,带动10余家深加工企业,带动就业达6000余人。

  发展了一产、二产,漫山遍野的金刺梨、干净整洁的乡村路、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洋房别墅,引得远近参观学习者和游客慕名而来,成为大坝村发展第三产业最好的基础。

现在的大坝村一角.jpg

大坝村一角

  借助大坝村毗邻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优势,陈大兴动员村民在自家别墅里开起了超市、餐馆、酒店,规划开发温泉资源,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同步发展的接二连三产业链。目前大坝村已有农家乐15户,民宿30余家,每户平均年收入20万余元。在种植和加工产业的带动下,大坝村还举办了金刺梨花节、金刺梨节,乡村旅游蒸蒸日上。

  劳动创造幸福。通过全村的共同努力,2019年大坝村实现全面高标准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8%降为0;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28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3800元,从“空壳村”壮大为集体固定资产积累达4000多万元的富裕村。

 

要把大坝建设得更好

7768678.jpg

陈大兴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和奖章

  如今,大坝村已经成了安顺的一块“金字招牌”,陈大兴这三个字,也已经成了西秀区乃至安顺市耳熟能详的名字,是大坝村的灵魂性人物,是村民心中的英雄和楷模。

  多年来,陈大兴凭着一份执着与坚韧、责任与担当,与村民同劳动、共甘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个人也先后获得贵州省乡土人才拔尖奖、贵州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他带领的大坝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等荣誉称号。他所经营的村社一体合作社,也成为“省级示范社”“国家级示范社”、“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获“农特产品地理标识证”“有机种植基地转换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商标。

  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陈大兴说:“在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意义重大。十四五开局在即,我们要进一步苦干实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干部,我更要充分发挥全国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把大坝建设得更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陈大兴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宣讲,围绕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积极谋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点燃新时代农民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开辟农村新天地的梦想。

 

陈大兴在研读《樱桃丰产栽培技术》.jpg

陈大兴在研读《樱桃丰产栽培技术》

      最近几天,陈大兴正在研读《樱桃丰产栽培技术》。他告诉记者,大坝村即将种下100亩甜柿、引进100亩樱桃,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旅游的更好发展夯实基础。对于下步的乡村振兴工作,陈大兴说:“大坝村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环境优势,今后我们将在巩固提升产业发展成效的同时,重点抓好村寨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让村民们共享乡村振兴的战略红利,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增强。”(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甘良莹  视频:丁望望)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