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动请缨到脱贫攻坚一线,承担起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大营村的扶贫重担。
他用脚步丈量扶贫路,用汗水浇灌扶贫花,用行动彰显党员本色,用忠诚书写了担当与情怀。
他就是日前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评为“最美公务员”的张厚学。
张厚学(左)到村民家中入户核查信息
去年5月,市政府办人事科科长张厚学主动请缨来到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大营村担任第一书记。那时正是紫云自治县作为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激战正酣之时,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大营镇大营村剩余贫困人口仍有56户208人,贫困发生率为10.8%,要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张厚学明白还有“硬骨头”要啃。
张厚学(右一)细心帮村民解答疑惑
“找准‘症结’方能对症下药‘治贫根’。”初到大营村,张厚学立即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入住大营村的第一个星期,他遍访了大营村的所有未脱贫贫困户,共计840人次,对大营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制定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管理好、维护好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发动群众通过种草养牛增加收入的脱贫方案。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党员干部带。”张厚学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群众脱贫为目标,带领村“两委”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大营村37名党员划分为4个党小组,并把党小组建在“村社合一”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村合作社)统筹的产业发展链上,每个党小组都有各自产业项目的分工。
张厚学查看大营村高床蛋鸡产蛋情况
正当大营村脱贫攻坚鏖战正忙时,张厚学的母亲因患重疾入院治疗,她告诉家人,自己很想见见这个已经很久没见面的儿子。接到消息的张厚学利用春节放假的机会赶到医院,可还没陪上老母亲两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把他拉回了战疫一线。临走前,他在病床前流着泪与老母亲道别:“妈妈,对不起。作为儿子,我特别想在病床前陪着您,也想尽孝照顾您。但作为党员、第一书记,这个时候大营村的群众更需要我,这是我的责任,此刻我必须回大营村。妈妈,原谅我。”
回到村里,疲惫的他立马打起精神,连夜组织村“两委”开会,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对春节返乡人员进行大摸排,积极开展巡查排查、防疫知识宣传,劝阻群众不聚会、少出门。
张厚学查看大营村肉牛养殖情况
疫情防控松不得,脱贫攻坚等不得。当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时,张厚学带领大营村干部群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复工复产,先后12次组织435人外出务工,确保每户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增收。在张厚学的推动下,大营村村级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1150亩,全村实施产业项目9个,涉及资金892.3万元,组织种植灵芝20万棒,种植中药材236亩,种植菌种270亩,养殖蚂蚱22个大棚,养殖冷水养鱼1.2万尾,养殖小黄牛234头,养殖蛋鸡9.8万羽,建成汽修厂和服装加工厂各1个。
大营村青储饲料加工厂
大营村的所有产业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2019年底以来,大营村共组织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分红3次,户均分红2600元以上。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让贫困群众获得土地流转费、在产业基地的务工费、利益联结分红等多重收入。目前,全村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大营村菌草种植产业
在张厚学的带领和推动下,大营村建成鼠场坡饮水工程正常供水,解决全村及相邻村寨共1.5万人的饮水安全;完成了通组路11条11公里、产业路9条12公里、硬化连户路450条,新建文化广场2个、公共停车场一个、汽车修理场1个,新建蓄水池4个;全村新建垃圾处理池8个、安装太阳能路灯700盏、完成庭院硬化120户3600平方米。
而今的大营村,户户通公路、家家喝上自来水,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山坡披上了绿装,民房挂上了大红灯笼,一派村美民富的大好景象。(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上一篇:
这类返黔人员需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2020-12-08
下一篇:
明年起 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登缴一体化”经办服务模式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