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千年,圆梦就在今朝。
11月23日,紫云自治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我市最后一个深度贫困县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这一天,在安顺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今年上半年挂牌督战,全市剩余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达到脱贫标准
安顺,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市所辖6个县(区)均为贫困县,据统计,截止2014年末,我市贫困人口有43.83万人,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
穷则思变不畏难,脱贫攻坚当奋进。党的十八以来,安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探索总结出一系列“安顺经验”,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安顺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据统计,我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43.83万人减少到2019年末的1.82万人,净减少贫困人口42.01万人。通过今年上半年挂牌督战,全市剩余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达到脱贫标准。今年11月23日,安顺6个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安顺经验,步步见效。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五个体系”、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县区挂牌督战以及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短板等经验做法,为全省脱贫攻坚乃至全国减贫提供了有益借鉴,书写了贵州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交通基础设施破瓶颈
——路网畅通奔富路
崇山连绵,峻岭起伏,安顺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下,也有万山阻隔,山路难行的艰难一面,多少安顺儿女翻不过高山深谷,迈不过石漠麻山,无奈被隔绝在贫瘠的大山当中。
安顺着力破解通行难题,在完成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的前提下,2015 年率先实现建制村 100%通客运,2017 年率先实现“组组通”全覆盖,全市 30 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率达 100%,打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打啷村进村公路于2019年底面改造升级完成
路通百业兴。走进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纳建村,平坦的通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村居房屋、连片的果园依次映入眼帘,美景之下,谁能想到这里也曾“寸步难行”。
“路太烂了,到处坑坑洼洼的,下雨走得满脚泥,越陷越深,即便果子成熟了,也没有办法运出去,商家的货车也进不来。咱们村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家家都准备参与种植,但路的问题不解决,种出来的好果子还是只能烂在山沟沟里。”村民杨昌文无奈地说,由于山路坑洼难行,他从果园采摘的新鲜李子一路颠簸,破了卖相,到市场上只能薄利甚至亏本售卖。
为此,2016年以来,六马镇政府借助相关项目资金,全面组织实施纳建村“通组路”及“产业路”建设,总长度近十余公里,彻底打通了村民们走向小康生活的“致富路”。
通组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是村民们的资源路、产业路、致富路。
地处普定县坪上镇的坪上村,2018年实施“通组路”建设3公里,串联7个村民组,贯通织金县黑土乡,给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让村民们种植的茶叶能够走出乡门,走进市场.
位于紫云自治县猫营镇的狗场村,2016年来完成组组通建设3.7公里,实现全村17个村民组全部通硬化路,机耕道建设7.2公里,极大便利产业发展,把农民种出来的好蔬菜送进千家万户。
一条条航线、高铁的陆续开通,打破空间的距离,让安顺与外界紧密相连
“组组通”打通了农村的通行难题,安顺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更是加快了全市决胜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步伐。
至“十三五”期末,我市相继建成安紫、织普、紫望、都香高速,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5公里
一小时,就有一趟高铁途经安顺前往昆明;每周,就有一趟航班从安顺飞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南昌、珠海、丽江、铜仁等地;至“十三五”期末,安顺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11公里公里,相继建成安紫、花安、织普、紫望、都香高速,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5公里,在全省列第二,村道里程达5868公里。
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组组通”硬化路齐齐畅通,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条条高效,这让安顺的乡村更美,产业更兴,农民更富。
“大搬迁”创奇迹
——搬出大山幸福来
“在老家的时候,一家人住破房,路不通,赶集难,水不通,种田难,卖得少,挣钱难。”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坪上村的村民姚福刚回想起搬迁前的日子,无比感叹。
紫云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城东社区
如今,姚福刚搬出了大山,来到紫云城东社区,迎来的是宽敞的新屋,临近的学校,楼下的车间,崭新的生活。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安顺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致贫内因,石漠化严重,水土资源缺失,耕地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甚至被专家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
2016年初,安顺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头号工程和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结合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计划任务,安顺市需要对82020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181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5年时间内,实施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搬迁,在安顺发展史上前所未有,面临困难和挑战也前所未有。
普定县白岩镇邓双前村村民用自来水洗衣服
2017年4月22日,西秀区杨武乡顺河村38户175位贫困群众搬迁入住西秀区彩虹社区,成为了“城里人”。搬迁户班玉娥从心里认可了自己“安顺人”的身份,情不自禁地感叹:“这里新房美观大方,交通、读书、买东西都方便,跟搬迁前比真是天上人间,大伙儿都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真是舒心。”
搬迁户班玉娥的新生活是我市8万多搬迁群众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我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84个安置点,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所有项目全面竣工均达到搬迁入户条件,搬迁入住82103人,全面完成安置点建设及搬迁入住任务,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安顺奇迹”。
“产业革命”变方式
——千年沉睡土地被唤醒
纵览安顺农业产业发展的体系脉络,蔬菜、食用菌、辣椒、金刺梨、水果、茶叶、中药材、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九大特色产业光彩齐放。镇宁的蜂糖李打响了安顺精品水果的品牌名气;普定的韭黄展示出了安顺优质蔬菜的上佳品质;关岭黄牛反映出安顺养殖业发展的蓬勃状态.......
长期以来,由于受环境、资源、交通、思想等多因素影响,安顺农村产业“规模小、分布散、经济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特征突出,产业链缺乏纵深、种养殖现代化程度低、总体品质较为落后。
2018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安顺牢牢抓住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以坝区建设为重点,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和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我市全力推进 9 大主导产业和 500 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在全市形成“一县一业”产业格局
两年来,我市全力推进 9 大主导产业和 500 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在全市形成“一县一业”产业格局,涌现出西秀区茶岭村、平坝区高田村等上百个“一乡一样板”典型示范村。至2019年底,我市全年蔬菜、食用菌、辣椒、茶叶、水果、中药材、肉蛋、水产品产量较上年均呈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产品销售14.82亿元,同比增长50.6%。
“5年前,我种植了50亩冰脆李,去年采收了5万斤,平均以每斤4元的价格销售,获得20万元。”紫云自治县火花镇禾弘村村民王登辉说,他几年前在镇政府的号召下种起了李子,如今收益颇丰。
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街上售卖的蜂糖李
曾经的火花镇,种的是低效作物,在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进程中,火花镇坚持“富”字当头,山下“脱贫菜”,山上“致富果”等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坝区资源及地热河谷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利用丰富坡耕地资源,大力发展冰脆李、紫葡萄等特色精品水果,让山坡换颜,村庄更美。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围绕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秋冬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将为我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十四五”农业生产开好局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市农业生产形势保持较好。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0元,同比增长10.66%。今年粮食产量达到101.75万吨,比上年增加19.24万吨,增幅23.31%,“三农”压舱石在多个方面作用明显。
“3+1”保障补短板
——民生福祉大改善
“我们一家从小山村搬到彩虹社区,小区的配套学校启新学校离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小孙女再也不用每天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了。”西秀区彩虹社区搬迁群众李发江格外高兴。
卫生健康宣传深入农村
“是国家的医疗扶贫好政策,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兴姜村村民王英说,国家为她提供医疗补贴,安排定时上门看护的医生,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她治不起病。
紫云自治县打啷村村民杜明贤的老房子在“三保障”政策下得以翻修改造
“不敢想啊,住了几辈人的烂房子,就这么短短几个月,改造得我都快认不到啦,而且还拉来好多新家具,家里大变样了!我娃儿打工回来,都以为是走错人家咯!”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打啷村村民杜明贤说,多年来住的烂房子,雨来漏雨风来透风,如今在国家的帮助下得以翻修改造,让他一家终于有了个安全的家,对党和国家十分感激。
教育、医疗、住房和农村饮水安全是安顺贫困地区较为突出的短板。
安顺始终坚持脱贫标准,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基础上,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脱贫攻坚高质完成。
截至目前,我市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36所已全部建成
教育是国之大计。安顺市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截至目前,我市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36所已全部建成;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5%,全市控辍保学动态清零……
医疗保障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战略方针。我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点、堵点问题。今年1至8月,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57686人次,住院总费用319048678.6元,基本医保支付189591954.34元,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报销费用42417316.29元,实际报销补偿比保持在93%。
医疗保障进农村
住房保障事关脱贫成色与质量。全面落实“五个一批”政策,全市农村住房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十三五”规划 82020 人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旧房拆旧率、复垦复绿率 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651 户,透风漏雨整治 11091 户,人畜混居整治 3837 户。
农村饮水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一批大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为农村饮水用水提供稳定水源,2016年以来,全市共计解决28.5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133.9万。
如今,安顺山乡变了模样,大地焕发生机。山间通畅致富路宽,挪出穷窝搬进幸福,产业革命硕果满枝,“3+1”保障兜牢民生网底,“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安顺将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引领群众奔向美好新生活。(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张江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