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从选、育、用等方面入手抓好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为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开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两委”换届提供坚强保证,打下良好基础。
拓宽来源,“选”出活力
抓好干部储备。加强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培养工作,组织乡村在全面摸底排查基础上,建立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等台账,积极引导其中的优秀分子参与村“两委”工作。根据村“两委”干部标准,从中物色、选好后备干部,采取“一带一”“一带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能力素质培养,从源头上确保村级“带头人”后备队伍质量。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864名,每个村均储备2名以上后备干部。
着力建章立制。印发《紫云自治县农村“两委”成员选任管理办法(试行)》,通过落实“三把关”选优村“两委”干部队伍。坚持政治标准关,着力把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等选进村干部队伍;控好结构质量关,原则上要求新选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学历在高中(中专)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下;严把选拔程序关,严格按照动议提名、资格联审、组织考察等六项选拔程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其他村“两委”成员严格落实县级备案管理制度。
精准培管,“育”出能力
提升学历素质。扎实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工作,今年共组织260余名村干部参加市县两级学历提升培训班。强化脱贫攻坚政策、“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等知识培训,邀请省工职院等单位一对一精准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帮助找出培训对象的不足,真正提升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全覆盖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开展县级培训5次。
组织拓宽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组织村干部“走出去”拓宽视野,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今年共选派160余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赴省市党建示范点塘约村、大坝村等先进村进行跟岗实训。
推动以岗育人。通过落实“三明确”达成岗位育人目标。明确村党组织书记职责任务,制定年度工作目标,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使命感;明确乡镇(街道)党委(工委)经常性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压实管理主体责任;明确村干部年度考核指导意见,把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实行“双述双评”,按工作实绩兑现绩效奖励。
强化激励,“用”出动力
加强待遇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完成162个行政村村级活动阵地达标建设;建立村级办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递增机制,目前村级办公经费提高到5万元/村/年,村干部报酬提高到平均3200元/人/月;落实村级目标考核奖1.5万元和工作业绩出色的村干部任期内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政策,2019年以来共有12名村干部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
建立联结机制。全覆盖成立162个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合一”农专社,整合中央、省级、县级财政资金1.04亿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级集体经济与村干部报酬科学联结机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村干部,按照不高于年集体经营性利润增长额的5%、不超过所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倍的标准给予奖励。
坚持示范引领。结合“七一”建党节,组织推荐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获省、市两级脱贫攻坚党内表彰,组织推选先进党组织和优秀个人进行县级党内表彰。坚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做好表现优秀的村(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四类人员”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及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2018年以来,定向“四类人员”分别招录乡镇公务员18人;2020年,定向“四类人员”招录乡镇事业单位人员6人。(王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