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顺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协同发展。其中,要以发展军民融合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
“十四五”时期,安顺市将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近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力推动“四化”发展,其中新型工业化是核心关键。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徐杰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构建了以基础能源、建材、化工、材料等传统产业为基本盘,以大数据电子信息、特色轻工、先进装备制造、高效清洁电力等新兴产业为有效补充的八大工业产业体系,为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
徐杰表示,“十四五”时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保持整体进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总目标,牢牢抓住“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两个关键,着力加强“企业服务、要素保障、融合发展”三项重点,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安顺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制造大市和数字强市。力争到2025年,全市工业综合实力达到全省较高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工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来讲,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全力壮大工业产业。以构建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增长极为契机,做好产业互补、产业配套、产业承接。在继续做强做优八大重点工业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打造以军民融合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以生态食品民族医药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以高效清洁电力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等三个首位产业。大力发展航空制造、通用航空、航空服务等全产业链;建成一批集中式农业、林业光伏电站;推进风电、垃圾发电、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支持安顺电厂发展热电联产项目,建成煤-电-铝一体化深加工基地;以酒、蜡染、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以及轻纺、饮料、辣酱、果脯、肉制品“新五张名片”为重点方向,推进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快推进百灵三期、三力制药改扩建工程。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达30%以上。
二是要全力构建集聚平台。引导高端项目、龙头企业和优质资源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单位面积产出率,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群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西秀产业园区、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安顺高新区推动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医药大健康等为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普定产业园区、镇宁产业园区推动以循环经济、现代化工、特色轻工为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关岭产业园区、紫云产业园区推动以特色食品加工、环保材料为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园区首位产业做大规模,引导首位产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10个以上产业集群,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
三是要全力培育企业主体。滚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围绕八大重点工业产业,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现有产业链整体升级改造。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潜力的“专精特新”行业领军企业,创建形成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安顺制造”品牌。“十四五”期间,完成工业投资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保持在1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要全力推进数字化发展。加大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北斗卫星通信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引进和培育大数据龙头企业。加快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康养等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安顺彩云”平台,深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行业创新应用。力争“十四五”期间,建设50个以上重点数字经济项目,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产值突破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