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吴仲理:我和“武哥”的帮扶故事

2020-12-25 10:09:3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我叫吴仲理,2018年10月,我主动从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请缨到关岭自治县沙营镇养牛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担任养牛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两年来,我俯下身子,真蹲实驻,踏实工作,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在我们全村166户贫困户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哥”。

  “武哥”名叫刘义武,今年刚好60岁,由于没有文化,缺少技术,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11月的一个晚上,为了帮助刘义武家实施危房改造,村里组织了年轻干部去帮忙,帮他家里扎钢筋、打板等,但是刘义武总觉得这些事情是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们应该做的。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和村支书经常晚上去刘义武家里找他谈心交心,做思想工作,让他要学会换位思考,支持和理解村里的各项工作。终于在第四个晚上他才向我们袒露心扉,原来是因为他家的危改资金没有及时到位,以为是村里的干部给他截留了,所以对于村里开展的工作不支持、不理解。


吴仲理(右一)到刘义武家中慰问.jpg


吴仲理(右一)到刘义武家中慰问

  了解具体情况后,我马上和村支书商量,第一时间帮他把危房改造的资金申请划拨下来,尽快把房屋改造完成,确保在过年前搬迁入住。

  还未到当年的12月,剩余的2.5万元危改资金到账了,我第一时间去家里告知他。刘义武的心结彻底解开了,我至今记得他拉着我的手说:“书记,谢谢党和政府帮我解决了房子的大事,我以后一定会主动配合村里的工作。”

  养牛村历来养牛的农户比较多,通组路上随时可见牛粪,大路上粪便横流是常事。为了改善村寨环境卫生,想到刘义武家收入仅有低保,我帮他媳妇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在村里当了保洁员,每月有800元的补贴。


吴仲理(左一)把女儿的玩具和学习用具送去.jpg


吴仲理(左一)把女儿的玩具和学习用具送去

  我没想到刘义武一家居然把这事当成一份事业来做,村委要求其周一、三、五打扫卫生,但是他却坚持每天打扫;每到周末和寒暑假时,还要把家中的几个娃娃都带起,从寨子一头清扫到另外一头。

  看到他家人口多,生活条件较差,我把从学校运来的铁皮柜、铁床、课桌椅、板凳等生活物资送到他家去;把自己孩子的旧书包、文具、玩具送给他的孩子;看到他家衣服堆放杂乱,我就帮他买来洗脸盆和晾衣架……

  如今,刘义武不仅脱了贫,他还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养了6头关岭牛,奔向美好生活。(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整理)


责任编辑:李芸 编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