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困于山,守于山;
如今,立于山,富于山。
地处镇宁自治县最南端的简嘎乡,打响一场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产业革命突围战,奏响一曲决胜深度贫困的雄壮交响曲,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简嘎乡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啃下贫困硬骨头,唤醒“沉寂千年的土地”,走出一条“山顶绿树成荫、山腰果林壮观,山下热带水果飘香”的立体式种植业与“宜渔则渔、宜牧则牧”的生态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变成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书写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靠山吃山,建好“绿色银行”
时已寒冬,简嘎群众劳作的热情却不减。
元旦前夕,记者走进简嘎,在法绕村看到正在建设中的桉树加工厂,该厂建成后将承接全乡3万亩桉树的加工任务。
“桉树原木体积大,运输成本高,通过加工往外运,既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增值。”简嘎乡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皮璟璟指着马路对面山上的桉树林告诉记者,全乡种植的3万亩桉树很快就到了采伐期,简嘎乡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设木材加工厂,每年可加工8万立方米桉树,简嘎乡离高速路口近,还能连带“消化”邻近的黔西南州几个县出产的桉树。
简嘎乡郁郁葱葱的桉树林
沿着皮璟璟手指的方向,记者回顾四周的山上,都是郁郁葱葱的桉树林,树干挺拔,枝叶茂盛,绿意盎然。
山上桉树成荫,山下百香果飘香。
在皮璟璟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播西村百香果种植基地。虽在冬季,棚架上绿油油的藤蔓依旧生长茂盛,坠着一个个圆鼓鼓的百香果,生机勃勃。
简嘎乡百香果种植基地
皮璟璟陪着记者边看长势、边尝鲜果、边算收入账。“全乡现已种植百香果4000余亩,亩产2000斤左右,批发价每斤3元,加上农民的务工收入,基地每年每亩可为贫困群众增加3000元的收入。”
桉树与百香果产业是简嘎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
产业是稳定脱贫的关键,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针对以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简嘎乡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唱好“特色戏”,念好“山字经”,让大山成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源头”。
简嘎乡火龙果种植基地
目前,简嘎乡已发展速生桉树3万亩、蜂糖李2.5万亩、火龙果和百香果1.08万亩,初步探索出一条“山顶绿树成荫、山腰果林壮观,山下热带水果飘香”的立体式种植业发展路径。
对接市场,拓宽产业发展路
临近“两节”,磨上村板岩组冷水鱼养殖基地正迎来销售的又一个旺季,养殖基地里聘用的当地员工十分高兴。
“养鱼场丰收,我们就增收!”板岩组村民何明亮面对记者镜头边忙活边笑着。
工人在冷水鱼养殖基地工作
据养殖基地负责人陈红英介绍,该养殖场于2017年开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磨上村板岩组闲置的160亩河滩改造成冷水养鱼基地。村合作社出土地,公司出资金,共同建造流水生态养鱼基地,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项目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经营流动资金投入1000万元,年产出名特优鲜鱼2000吨。
冷水鱼养殖场工人正在进行捕捞
“我们已在北京、广东、上海、青岛、贵阳等地的市场签了大订单。”简嘎的“山货”能直通北上广,这在过去难以想像。陈红英喜笑颜开:“我们养殖场选址时除了看中这里优质水源,还充分考虑了简嘎的交通条件,现在有高速路,冷水鱼‘出山’的大问题解决了。
简嘎乡冷水鱼养殖场
简嘎在加快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六个转变”中,既靠山吃山建金山,选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又冲出大山闯市场,让特色产品变成帮助百姓增收的真金白银。
简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产业,引进实体企业,确保产品产得出、销得去、有效益。在生猪养殖方面,简嘎乡利用贵州德康公司销售大平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动生猪产业发展。目前,在简嘎建设养猪场25个,其中规模1000头育肥养猪场23个,规模800头育肥养猪场2个,生猪年出栏量可达5万头。
简嘎乡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动生猪产业发展
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劲头十足。简嘎乡百香果加工厂加快建设进度,今年1月底将正式投产。加工厂负责人刘光纪介绍,加工厂以生产百香果干、百香果酒、百香果果汁饮料等产品为主。
正在建设中的简嘎乡百香果加工厂
“加工厂建成后,年加工百香果可达到1.5万吨,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简嘎乡百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简嘎乡党委书记饶思红介绍,简嘎乡百香果产量大,品质高,加工厂建成,把部分鲜果加工成能长期保存的产品,在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也提高了百香果的抗风险能力,为简嘎乡百香果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
咬定青山,持续唱响增收致富歌
产业兴旺,群众安居。
“多亏乡里的百香果产业发展好,让全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播西村村民杨昌会与妻子2019年回乡,反租倒包了33亩百香果,合作社提供了果苗、肥料和技术支持,解决了他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
简嘎乡喜妹村百香果种植让群众增收致富
“从2019年7月接手管护到2020年12月,就分成7万多元。”杨昌会说,通过种百香果,他家不仅脱了贫,还买了辆小货车。“我分期还贷买车,就是为了让新鲜的百香果更快地达到市场。我就认准了种百香果这条路!”
在简嘎,瘠薄的荒山也派上了新用场——光伏发电。
在岜怀村光伏发电基地,90后青年潘永合一大早就开始巡检。
简嘎乡光伏电站
潘永合介绍,他曾在外打工,家乡发展给年轻人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他选择回乡务工,他工作的光伏电站2020年发电约437万度,价值142万元。现在他一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收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简嘎乡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新传奇。(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王瑜 伍水清 张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