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近日,我市出台了《安顺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结合实际,明确了我市十四五时期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多项主要任务。
《方案》中提到,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为:到2022年,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联防联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执法监督、支持保障体制机制,初步形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反应快速的防控救治工作格局。到202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社区防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人才和物质保障体系健全有力,建立体系健全、分工明确、反应快速、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达到国家各项规定和标准要求。
其中,在健全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方面,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为市疾控中心配置必要的监测检测检验设备,到2021年初步完成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改扩建,实现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水平实验室标准,具备传染病病原体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所有建制县区疾控中心至少具备1个以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县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置,强化人员队伍建设,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市级疾控中心配置1台移动P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统筹满足区域内快速检测需要。
在健全和完善医疗救治体系方面,要提升城市传染病救治能力。建成安顺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安顺市传染病医院),设置病床600张,重症监护病区床位占比达到医院编制床位的5-10%,主要承担安顺市发生重大疫情期间的医疗救治任务、公共卫生传染病应急工作、中西医结合诊治、医护人员培训任务。扩大市级传染病集中收治容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升级强化物资储备,适度预留应急场地和改造空间。加强重症监护病区建设,配置床旁监护系统、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等相关设备。要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适度超前规划布局。各县区重点改善1所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提升医院诊疗环境。设置发热门诊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2020年内建成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建设可转换病区,落实“三区两通道”设计要求。做到平战结合,具备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的能力,30-50万人口的县(区)不低于50张床位,50-100万人口的县(区)不低于80张床位。扩增重症监护病区床位,按照编制床位的2-5%设置重症监护病床,平时可作为一般病床,按照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机等必要医疗设备,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
据悉,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全面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总结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经验,夯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大力加强安顺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康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