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多点推进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2021-02-01 15:49:4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近日,记者走进镇宁邮件处理中心,看到数名工作人员佩戴着口罩、手套,一边分拣邮件,一边对各工作区开展消杀工作。

镇宁邮件处理中心员工在做消杀工作.jpg

“疫情防控在我们这里早已是常态化工作,每个员工都很清楚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工作中,所有员工都会佩戴好口罩、手套等,做好自身防护。对于各个工作区、邮件以及运输车辆,每日都会安排专人开展数次消杀工作,保障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镇宁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玺锟说,春节期间,他们也将严守岗位,保障邮件运输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镇宁邮件处理中心只是镇宁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在冷链食品检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人员聚集场所措施落实、防控物资储备等方面,镇宁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多点推进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镇宁汽车站购票大厅.jpg

“您好,请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并到仪器前接受体温测量。”1月28日,春运第一天,在镇宁汽车站进站口处,几名工作人员正引导旅客完成进站检验。

“从进站到上车,我们设有多道检验关卡,保障每一位乘客的信息都得到充分核实,站内设有专门的发热观察室,以应对紧急情况。对于车站环境及客运车辆,我们也派有员工专门负责消杀工作,保持车站及车辆内环境安全卫生。”镇宁汽车站站长杨琴介绍,目前车站每日人流量约在2000人次左右,尽管随着春运开启,车站负荷会逐步增加,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以保障春运安全、有序进行。

为加强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镇宁成立两个督查小组,负责对辖区内汽车站、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排查,确保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扫健康码、佩戴口罩、消毒等措施,并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立行立改;对于景区景点,镇宁执行“限量、预约、错峰”的管控机制,强化“一码游贵州”预约系统的推广力度,并全面落实好“扫描健康码、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一米间隔、登记信息”等常态化措施,控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75%,坚决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镇宁县中医院门口防控点.jpg

在镇宁自治县中医院大门口,数名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规范引导前来看病人员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出示相关信息。


“这只是我们的第一道预检分诊工作,在门口处,医护人员会询问前来看病人员的病状与病史,发热病人会直接带去发热门诊就诊。在所有门诊科室内,我们都设立有第二道预检分诊,同样需要测量体温,咨询情况,出示健康码等。对于住院患者,采取‘一患一陪护’,要求患者与亲属接受核酸检测。”镇宁自治县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张海燕说,春节期间,返乡人口增多,防控压力增加,县中医院已全体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得以严格执行。

春节来临,镇宁大力强化全县医疗机构防控措施,控制医院就诊人流,完成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三区两通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发热门诊接诊的所有疑似病例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要按规定时限进行报告;健全民营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要求规范接诊发热病人,做好询问和记录,及时汇报情况,不具备接诊条件的要及时转运病人。

镇宁县中医院为看病人员做核酸检测.jpg

目前,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均可进行核酸检测,已组建了31人组成的核酸检测队伍,检测能力达到每天300份。镇宁还建立起重要医疗物资储备和运输保障体系,健全储备物资调用机制。

春节临近,人们采购年货的热情逐渐高涨,作为人群密集的商超,更要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镇宁阳光购物中心冷柜,上方悬挂有相关检疫证书.jpg

据了解,镇宁自治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工信、卫健等部门联动,针对大型农贸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全面加强对生产经营环境、禽肉水产品、物体表面、从业人员的全方位监管和核酸检测,把严把牢每个关口、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截至1月25日,共排查农贸市场、超市、冷冻肉类储存加工重点场所237个次,排查进口肉制品、水产品共计48610公斤,督促经营户累计消毒5100余次,检测从业人员191人、环境样本411份、食品样本19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除监测工作外,镇宁全面加强境外来(返)镇人员和非法偷渡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镇人员、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工作,加强省外务工返乡人员和在外学生寒假回乡人员的排查管控工作。(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