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影响力与知名度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区和外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务工,使部分农村学校生源少,微型学校、微型班级不断增多,随着大量教育资源整合,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市人大代表、普定县坪上镇果陇小学教师李霞格外关注农村教学资源的配置管理及学生成长问题。
“在整合教育资源,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部分地区几个行政村村小合并为一所学校,上学路程相对较远,从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每天上下学成为难事,秋冬季期间上学、放学'两头黑',行程中的安全问题更是难于保障。” 李霞说道。
同时,留守在农村读书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多为空巢老人照管,学校监督管理难度加大,无法顾及所有学生。在教师资源上,教师配置不齐,缺少音、体、美的教师。如何根据农村地区不同现实情况,合理配置农村教学资源,细化、具体化管理,尽量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兼顾学生上下学安全成为农村地区教学的新问题。
李霞建议,“麻雀型”学校与规范化学校同时设立,不能一味撤销合并所有学校,“麻雀型”学校主要解决村与村之间相对较远地区低年级学生入学问题,可由一个规范性学校在周边设立几个“麻雀型”低年级分校,由总校统筹管理、分校具体负责。
其次, 进一步规范接送学生运营“校车”问题,通过政府引导、学校监督、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健全农村“校车”管理运行制度,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