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安顺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抢抓“强省会”战略机遇,统筹建设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全方位互动合作,拓展与青岛市的交流合作,安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十三五以来,安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图为安顺城区一角。
扎实做强实体经济“底盘”,在统筹发展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装备制造、特色轻工、新能源三大首位产业,安顺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近年来,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安顺坚守底线不动摇、改革创新不守旧,推动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全省挂末,提升到2012年、2013年的全省中游,再提升到连续6年的全省上游,其中2年位居全省第一,开创了安顺极为不易、极其不凡的十年快速发展期,走出了一条具有安顺特色的发展新路。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安顺将抢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历史机遇及贵州“强省会”战略机遇,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擦亮军民融合、康养旅游“两张名片”,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乡村振兴“安顺样板”,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安顺篇章。
践行“两山”理念
构筑绿色发展新格局
西部大开发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画卷之一,绿色是画卷绕不开的主题色。
近年来,结合舒适宜人的气候,安顺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图为九龙山康养基地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针对贵州的发展实际提出殷切希望。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贵州,希望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负殷殷深情嘱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安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宜游的“康养安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安顺完成营造林265.59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466.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212.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47.43%提高到60%。
坚持绿色发展、护绿增绿,人与自然在安顺和谐共生。
邢江河湿地公园
唱响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在安顺的发展道路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从来都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因为安顺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安顺坚持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康养旅游等“林下经济模式”。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利用面积达120.58万亩(较2019年新增40万亩),累计已建成规模化林下种养殖示范基地34个,林下经济实施主体646个,林下经济产值达38.6亿元,惠及农村人口达2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3万人。
同时,在工业经济发展方面,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变废为宝”,安顺致力于绿色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为安顺坚持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向新时代,唱响绿色发展的乐章,擦亮“康养安顺”的生态底色,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安顺信心满满。
推进改革开放
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
在这个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时代,唯改革者强,唯开放者进,唯改革开放者胜。
改革开放四十年,让中国告别黄土地走向蔚蓝色,成就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强势崛起;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则将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向西部。
越是面临新机遇,越要改革创新。
许多年来,“不凡的农村改革故事”在黔中大地书写。从“顶云经验”到“塘约经验”,从“大坝模式”再到安顺“兵支书”经验,我市始终站在改革创新的潮头。
2018年12月,中国改革(2018)年会暨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高层研讨会上,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脱贫探索实践案例上榜“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
紧接着,“大坝模式”“一村一公司”“两转一包”、安顺“兵支书”等一批经验典型得在全省甚至全国推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累计减税降费100亿元。“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2个工作日以内……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近年来,安顺立体交通不断完善。图为一列动车组列车在沪昆高铁安顺中所村的油菜花田里穿行。
在安顺,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共赢之路越走越宽。
1小时,就有一趟高铁途经安顺前往昆明;每周,就有一趟航班从安顺飞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南昌、珠海、丽江等地。至“十三五”期末,安顺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11公里,相继建成安紫、花安、织普、紫望、都香高速,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5公里,在全省列第二。
这是一张立体之网。从地下到蓝天,从公路到铁路,从城市到农村,一道道“彩虹”横空绵延,在安顺,一个主干公路衔接有序、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正加速形成。
安顺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贵州(安顺)国际石博会、黄果树飞行大会成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积极参与数博会、酒博会、茶博会、进博会等大型活动,持续加强与港澳台、日韩、东盟、欧盟等地交流合作。
开放推动招商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安顺实际到位资金累计3332亿元,引进中国水电、新希望六和等500强企业38家。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安顺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十三五以来,安顺体旅结合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图为2019在经开区举行的“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
如今,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开启了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顺应历史潮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路径。安顺将聚焦重点领域深化系统改革、聚焦重大战略推动全面开放,聚焦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协作,积极参与申建中国(贵州)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创新再激发。
聚焦“高质量”发展
开启赶超跨越新征程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大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就出台了《安顺市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工业产业工作方案》,推动特色轻工、清洁高效电力、新型建材、基础能源、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现代化工、大数据电子信息等八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十三五以来,安顺扎实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突破100亿元。图为云雀汽车生产车间
按照“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高质量工业体系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布局集聚、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3亿元,年均增长11.1%;500万元以上工业产业投资达到120.31亿元,年均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9亿元,其中电子信息、特色轻工和装备制造三个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这个“闯新路”的本质是创新和担当,是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制度创新之路,是新“四化”之路,是绿色发展之路。
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推进“四化同步”,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是安顺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发出的最强音。其中,新型工业化是首要任务。
大坝村成排的小洋楼
新征程新气象,新时代新作为。“十四五”开局,安顺将高质量发展摆在统揽全局的位置,将牢牢抓住“园区平台建设、工业投资”两个关键,始终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三个核心,着力加强“项目招商、要素保障、企业服务、融合发展”四项重点,在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等方面走前列、作表率,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安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乘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安顺将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列车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构建新优势,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擦亮军民融合、康养旅游“两张名片”,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乡村振兴“安顺样板”,为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安顺篇章而不懈努力。(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