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化处镇:茶芽初绽香萦绕

2021-03-17 16:56:3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阳春三月、 嫩芽初绽,正是春茶采摘好时节。普定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朵贝茶源于化处,辐射至全县。

0B015FC6-4FE7-42B4-9737-269965788B8C_IMAGE_1_LOW_0.jpg

普定化处镇因“朵贝茶”而闻名,种茶、制茶代代相传至今,群众家家户户都种植有茶叶习惯。

走进位于普定县朵贝村的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碧绿茶树环绕着大山蜿蜒起伏,山顶间,云雾缭绕,朦胧群山若隐若现。茶沟里,成百上千的采茶工闪动在茶树间,双手翻飞,趁着暖春采摘收获一年的茶树新芽。

来自化处镇波改村的郑琴是采茶、制茶的老手,每年采茶季是她挣上一笔的好时期。“我不仅仅给茶业公司制茶,空闲之余也会采点茶,这几个月下来也有3万左右的收入。”郑琴说道。

在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山上,仍随处可见数百年老茶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每棵老茶树旁边分别立有经鉴定过年龄的石碑“身份牌”,该公司总经理国应武告诉记者,现在该公司的茶园内就有2000多棵古茶树,而自己的茶园也是围绕着古茶树做文章,主要以当地的老品种为主,努力让飘香数百年延续下去,让大众重新回味历史的味道。

0B015FC6-4FE7-42B4-9737-269965788B8C_IMAGE_2_LOW_0.jpg

据介绍,该公司的有着10余年朵贝茶种植历史,一直保持了从种植到管护,再到加工的规范程序,朵贝茶从种茶开始,就选用朵贝村当地的朵贝古茶树来育苗种植,从源头上保证了茶青品质,再加上严把品质关,让朵贝茶持续走绿色、生态、有机之路,让全国各地的朋友喝上色、香、味俱全和不用洗茶的朵贝茶。

“在肥料上,我们使用的是农家肥、有机肥,管护中,我们采用用全人工除草,坚决不使用除草剂、除虫方面等农药,加工方面,我们茶叶采摘的过程中一定要干净,加工过程不落地,所以我们的茶是绿色、无公害的,是严格按照有机的程序和标准来生产我们的朵贝茶。 ” 国应武说道。

目前,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茶叶1200余亩,该公司借助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打造朵贝贡茶品牌,推出有机、绿色的茶产业,让茶香飘向省内外的同时,也通过发展茶产业为当地和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在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的品茶室,国家、省级的各种斗茶大赛的奖杯挂满墙面,泡上一杯新茶,迎面扑出一股股清醇的茶芬香,未饮却是沁人心肺。国应武坦言,朵贝古茶的品种及这里环境造就上好的茶叶,同时该品种的产量上也低于其他品种,在产值和收益上并未占很大优势,所以近几年来该公司与贵州大学茶学院加强合作,力争在保持该品种品质基础上,全力培育出芽早、产量高的品种。

0B015FC6-4FE7-42B4-9737-269965788B8C_IMAGE_8_LOW_0.jpg

据国应武估算,预计今年该公司春茶可采两吨左右的干茶,明前茶价格平均每斤在一千多元,百年古茶价格每斤在二千至五千元,因深得众多老客户喜爱,在市场仍然畅销各地,年总产值可以达到四百万以上。在务工方面,春茶茶青采摘每斤30至80元,每年支付老百姓就有二百万左右的务工费。

来到化处镇政府,朵贝茶的展厅建设装修基本结束。化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碧磊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新茶已经开始上市,也将陆续把辖区内茶企业的产品相继摆放、展出。这里也将是品味朵贝茶、展示茶文化地方。

目前,化处镇现有茶叶1.2万亩,去年产值达1.8亿元。同时,该镇围绕“一点三线”产业聚集区,计划新增茶叶种植1.3万亩,目前已经完成种植8000多亩,今年茶叶面积将达2.5万亩,随着投产面积逐步扩大,今年预计产值将达2.8亿元。

0B015FC6-4FE7-42B4-9737-269965788B8C_IMAGE_5_LOW_0.jpg

“去年以来,化处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茶企业19家,在原有朵贝茶种植面积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基本形成了以朵贝村为中心,涵盖12个行政村的朵贝茶产业带,为乡村振兴、老百姓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碧磊说道,化处镇作为朵贝茶的发源地,我们正在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朵贝茶种植。(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