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方的山体量要在3个多月的时限内完成平场,绝非易事!有人说,这个平场项目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我看来‘为官避事平生耻’,工作难做就裹足不前,绝对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德。”经开区开展作风教育整顿中拟评选的”攻坚克难”干部之一阮学欢如是说。
经开区左家山项目被列为全市重点项目开展平场工作,作为服务组成员,牵头开展协调工作的经开区安监局局长阮学欢,毅然决然扛起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担子。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局面,”项目组、施工班组24小时加班加点,克服了天气、运输、村民堵工堵路等困难,创造了安顺渣土外运项目每天最高记录1100多车次,如期全面完工,把不可能的事最终变成了现实。”阮学欢介绍。
记者了解到,经开区为打造廉洁高效、敢于担当、团结奋进的干事创业环境,专门制定《纠正“四不”倾向 锻造“四为”干部 全面推进效能建设“慢陀螺奖”暂行办法》,拟评出20名“慢陀螺奖”和20名“攻坚克难”干部,从正反两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据悉,经开区围绕“五好作风”要求,念好“学、帮、比”三字诀,确保全区作风教育整顿开好局、起好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要推进作风教育整顿走深走实,首先要加强学习。为此,经开区拟定集中学习计划,区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干部在集中学习之余开展个人自学。学习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书本强理论。组织开展“学党史、转作风、促发展”为主题的集中学习研讨,通过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及毛泽东“延安整风”等理论文章,开展集中学习80次,集中研讨40余场;二是学习先烈强信心。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干部以革命先辈为楷模,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三是学习业务强能力。建立业务知识考试长效机制,坚持定期考试,并梳理编印发放学习篇目、专题笔记本等,切实帮助干部职工提升学习效率,增强业务能力。
“帮”,才能让干部真正动起来,这是经开区推进作风教育整顿走深走实的亮点。除创新“慢陀螺奖”和“攻坚克难”干部正反激励机制以外,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对年轻干部和被问责干部实行“双帮”制,严管厚爱促使干部动起来。同时,为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出台“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派单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终绩效挂钩,实行分管领导与部门同志连带责任,对未按时完成党工委、管委会交办任务的扣发年终奖,倒逼分管领导主动帮助分管部门同志,倒逼干部职工超常规付出,在干中学、学中干,快速成长;另外,积极开展政治体检解决干部被动。作风教育整顿行动月首日,全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80余人到市纪委市监委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通过以案说纪、以案学纪、以案释纪,促使党员干部反躬自省,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促进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
面对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攻坚克难阶段,干事创业慢不得,也拖不起,“比”字决,让干部快起来,才能真正推进作风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经开区从三方面念好“比”字决。一方面,创新推行“项目长”制比效率。动员全区科级以上干部,构建和织密覆盖区内所有项目和企业的“项目长”网络,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促检查,提高服务企业的效能。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比服务。把助力企业项目发展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发扬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急事即办、难事特办、险事稳办、重事合办的工作作风。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进必进、一站式办结,平均每天接待40余名办事群众。截至4月9日,共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1308件,办结41285件,办结率为99.94%,实现011科创谷项目不到2小时完成企业落地手续;第三方面是真诚为民服务比口碑。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领域,明确办理事项、办理时限、任务清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效。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谋划百件实事惠民生实践活动,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为群众解决一批实事好事,目前已办理群众诉求142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