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解难题 ——安顺市党史学习教育注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

2021-04-28 10:30:0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我的哥哥瘫痪在床,嫂子也双眼失明,我又不懂办理流程,能够办好养老保险,多亏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得益于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解决了自己哥嫂的养老保险,杨德光的弟弟杨德荣十分感动。

近日,在顶云街道的包包村,街道工作人员冒雨前往已经瘫痪2年有余的杨德光家中,详细了解杨德光及其双目失明妻子朱兴珍的身体情况,帮助其办理养老保险相关事项,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贯穿始终,优化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着力解决特殊人群的忧心事、焦心事、烦心事、操心事、闹心事,为群众提供贴身、贴心的上门服务。

顶云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只是我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学活用为民解难题的一个缩影。

“学党史、转作风、开新局”,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市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始终,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主动服务有力度。在紫云自治县,深入推进“学党史传承精神,办实事为民服务”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乡镇增设“流动车管所”,主动上门开展车驾管业务,把亲民便民利民好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利用赶集日开展摩托车驾驶证考试服务,单日受理驾驶证考试30人、指导群众运用交管12123平台办理业务2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120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集中排队办证难的问题,杜绝无证驾驶行为和交通安全隐患事故发生。

贴心服务有温度。在经开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解决群众办事“平时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困扰,该区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在每个工作日下班时间前,为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提供延时服务,对于工作日办事不便的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周末预约服务。此外,区政务服务中心还为企业、群众提供“早晚弹性办”服务,在法定工作日早、晚各提供不少于半个小时的延时服务。同时,坚持“午间不间断”服务,坚持“一窗通办”原则,确保延时服务期间工作不断、服务不减、标准不降。截至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1391件,办结41367件,办结率为99.94%。

着眼于满足全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安顺各级各部门将“民生工程”作为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抓在手上,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优化人居环境,让群众生活舒心。在普定县,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办实事要求的一个重要载体,该县组织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村(居)党员志愿者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300余次,合力打造宜居环境。结合实际,实施“白改黑”工程、集中建房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项目,整合国有企业资源建设朵贝水库、核桃冲水库,实施建设规模7000余亩的“旱改水”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

近期,在西秀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实践活动项目148个,其中硬化村级道路、老旧小区垃圾清运等便民服务类项目46个,新建农民建房点住宅、蓄水泄洪通行设施水利工程等民生保障类项目32个,新建停车场、改善提升黄果树大街与两六路及东出口异形路口、安装贵安大道供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类项目20个……各类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学党史办实事,抓实践聚民心。在平坝区,将“察民情访民意”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好专题调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让干部在办实事过程中受教育,让群众在民生改善中得实惠。目前,该区收集整理出的95条“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清单、177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正在有序办理。

在镇宁自治县,制定下发了《县委常委“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方案》和《关于扎实开展“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的工作提示》,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在全县范围征集到“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69项,内容包含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产业技术培训、政务服务、关爱困境儿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正按照服务承诺和实施步骤稳步推进落实。

遍地开花,处处有声。安顺市广大党员干部正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努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学出推动安顺高质量发展的激情和干劲,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