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到村庄,让青春在扶贫事业中闪光——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关岭自治县养牛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仲理

2021-05-17 17:27:1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村无闲地,居无闲人,家无闲事”,这是关岭自治县沙营镇养牛村目前的真实写照。多年以前,这里还是设施无基础、村中无产业、集体无经济的“三无贫困村”。自从村里来了位“教师书记”,用心用情带领群众挖穷根、补短板、强产业,如今的养牛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群众内生动力得到全面增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他便是2021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驻沙营镇养牛村第一书记吴仲理。

驻村第一书记吴仲理走访贫困户.jpg

吴仲理(右)到村民家中走访

2018年10月,作为一名“80后”的吴仲理从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主动请战到养牛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自从驻村以来,他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工作,牢记第一书记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摸清村情村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全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养牛村全村共有435户1907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780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1%,属国家级二类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责任重、压力大。吴仲理来到养牛村后,将加强基层党建作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驻村以来在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和偏远村寨创建3个党小组,共培养6名年轻同志入党,培养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后备干部,帮助4名村干部提升学历,进一步规范了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创新党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有效提升了干部的攻坚战斗力。2020年07月,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吴仲理按照“网格化”的管理要求,既统筹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又完成了自己所属网格的脱贫攻坚任务,既是指挥员又是作战员。他冲锋在前,示范带动,凝聚干部力量,精准施策,完成全村12.5公里通组路建设、帮助100%的家庭实现自来水入户、庭院硬化及串户路建设,落实完成96户危房改造,动员25户124人易地扶贫搬迁,帮助全村贫困户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至2020年的近万元;他奔走市、县各部门,协调申请8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68盏,申请12万元修建村级公厕,协调物资捐赠达15万元,申请硬化6公里机耕道等,共协调资金达200万元。

驻村第一书记吴仲理(左)与驻村干部为贫困户修连心路.jpg

       吴仲理(左)与驻村干部为村民修连心路

“多亏了吴书记牵桥搭线,才让安顺职院的技术力量沉淀到企业里,在养殖技术方面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博新牧业董事长王长良说,技术支持成为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所在。

在驻村期间,吴仲理主动向前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组建养牛村种养殖服务专班,利用学校的畜牧、农林等专业为企业、村合作社、村民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他告诉记者,安顺职院每年都会到村里开展不少于5次的种养殖培训,并且与博新公司在“帮扶单位+党支部+公司”的帮扶机制下签订了长期免费的校企合作技术帮扶协议。

在帮扶单位与村“两委”的全力帮助支持下,博新牧业成为年出栏量达600至800头成牛。公司得到良性长足的发展,务工需求越来越大,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的村民就有十余名,平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还包吃住;短期工人每天80元的工资,每年最少提供了4500人次的务工量。此外,该公司每年还主动向村合作社进行产业分红,捐赠“寒窗助学基金”资助村里考上大专及以上院校的学生。

除了主抓关岭牛产业外,吴仲理还大力发展种植花椒产业达2300亩。在去年3月,养牛村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村。

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团结干部群众,创建“微养牛”微信公众号和村组二维码,用最新的宣传载体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并且积极开展“道德超市”,引领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去年,养牛村被安顺市精神文明委员会评定为“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全市2018-2020年度文明村。

驻村第一书记吴仲理(中)向安顺职院领导介绍该村花椒产业发展情况.jpg

       吴仲理(中)向安顺职院领导介绍该村花椒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吴仲理的不懈努力,2018年底养牛村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41%降至2.64%,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0.89%,漏评率为0,错退率为0,群众满意度达99%。该村在吴仲理的带领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不断奋斗,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还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来落实,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殊荣,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对自己能够有幸参与脱贫攻坚战感到无比的光荣。无论今后身在何地,这份荣誉都将鞭策和激励着我。”吴仲理说,漫漫征途不止,惟有奋斗不息,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他都将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继续关心关注乡村振兴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