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医联体 共谋新发展 ——安顺市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综述

2021-05-19 15:38:0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50年,是全县最早成立的公立医疗机构。医院现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250张,职工521人,是该县唯一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为一体的公立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根据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现有实际,为着力解决贫困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一条市、县、乡垂直管理之路。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与安顺市人民医院经过充分调研准备,于2017年1月10日按照“五不变”和“五统一“(机构性质不变、人员身份不变、资产关系不变、享受政策不变、投入体制不变;资产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的原则整体托管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

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与安顺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后,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管理,都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的标准来提升、配备、执行,力争在3至4年内有效提升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从而让医改红利惠及广大边远地区人民群众。

2021051804_pdf-10.jpg

安顺市人民医院托管关岭自治县公立医疗机构工作动员大会

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性医院管理、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和医疗人才资源共享,鼓励区域内按照就近、自愿原则组建医联体,在医联体内部建立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区域性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在安顺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市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安顺市人民医院与关岭自治县县委、县政府达成合作意向,由市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关岭自治县公立医疗机构。

2021051804_pdf-7.jpg

正在建设中的安顺市人民医院第一分院

安顺市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是全市市级公立医疗机构托管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工作迈出的第一步,是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帮助基层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有利于促进“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的尽快实现。

2021051804_pdf-8.jpg

组织医务人员赴基层开展义诊

托管以来,安顺市人民医院先后派出由行政管理、内科、普外科、骨科、儿科、妇科、疼痛科等十多个临床医技专业共计70余名人员进驻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常驻人员34名,派驻专家门诊人员17名。通过派驻人员的传、帮、带,使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在医院管理和业务技术方面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2021051804_pdf-9.jpg

“护士节”医院文化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长期以来,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各学科人员结构不甚合理,出现新老专业技术人员断层,一定程度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2021051804_pdf-6.jpg

人才引进现场

在人才引进方面,在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印发了《中共关岭自治县委办公室 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关县办发〔2017〕40号),同意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在原有编制的基础上,增加670名备案制人员编制。

2018年9月,启动备案制编制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医院人员紧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也为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建设发展强根固本,解决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根据其学科发展需求,托管以来共招聘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会计电算化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5名,进一步健全了人力资源基础。

2021051804_pdf-5.jpg

钬激光碎石微创手术

在整体托管以来,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共派出70余人到省市单位进修,1000余人次外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托管之前,该院每年通过执医考试的人数寥寥无几,整体托管以来,通过不断强化学习、培训,医院执医考试通过率、人员职称晋升率和学历提升人数较以往大幅提升,实现人员技术服务水平的提升。

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为全力提升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的业务技术能力,安顺市人民医院先后共选派普外科、骨科、儿科、皮肤科、中医科、妇科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医院。通过手术示教、业务培训、疑难病例讨论等帮扶措施,各科室诊疗能力明显提高,总诊疗人次大幅提升。

托管以前,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专家门诊开设专业单一。托管之后,为全面提高医院的影响力,自2017年3月1日起,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门诊正式对外开诊,专业涵盖了普外科、骨科、儿科、皮肤科、中医科、妇科、口腔科、疼痛科等10余个专业,均由安顺市人民医院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定期坐诊,吸引了周边大量病人前来就诊,专家门诊的开诊使该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不用到省、市级医院,就医诊疗更加便捷、高效,就医成本也大幅降低;并且市县两院还建立快捷诊疗通道,满足特殊病例、特殊人群的需求。

加强设备购置力度,狠抓医疗服务质量

自托管以来,随着医院业务的不断发展,现有设备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需要,为着力解决医疗设备落后制约发展医院的问题,托管后医院购置呼吸机、冰冻切片机、彩超、牙科全景X片机、移动DR等医疗设备用于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医疗设备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制度,促进安全有效利用。全面加强了影像、检验、心电、病理等科室能力建设,建立县级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全面提升疾病诊断能力。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医院共投入1500余万元购买各类先进医疗设备,投入260余万元优化和完善院内信息系统建设。

2021051804_pdf-11.jpg

购进各类先进医疗设备

学科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优化医院内部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体托管以来,该县人民医院新建内科病区(含呼吸、消化、肾内、内分泌、血液系统等专业)一个,病理科、心电图室、新生儿室、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五个学科独立成科,使医院的学科更趋完善。

在加强设备购置和学科建设的同时,该县人民医院也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和基本规范的落实,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及控制方面的文件,进一步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医疗器械行为。重点加强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能力,及时有效处理相关专科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服务和能力。(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文/图)



责任编辑: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