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美丽画卷

2021-06-16 09:50:0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仲夏的安顺,天蓝地绿、枝繁叶茂,贯城河里鱼游浅底,虹山湖畔水鸟嬉戏,眼底之处尽是葱葱郁郁,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针对贵州的发展实际提出殷切希望。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贵州,希望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水清岸绿的贯城河

水清岸绿的贯城河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绿色发展

从若飞广场沿着贯城河行走,蓝天白云间,水流潺潺,清风徐徐,市民们闲庭信步。

“这几年来,贯城河的水清澈了,两岸的绿化改善了,城市的空气清新了,成了大家散步的好地点。”说起贯城河的变化,曾住在儒林路的陈伯仲感受颇深,原来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现在一家老小的饭后“游乐之地”。

“十三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安顺曾是典型的‘煤烟型’城市,冬季二氧化硫浓度时常超标,曾经酸雨率高达10.8%。”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玉星如是说道,以前的工业、家庭主要以煤炭作为能源,煤烟粉尘多,每逢下雨,酸雨严重,房屋外面到处黑乎乎的,窗户护栏安装不久就生锈。

“十三五”以来,安顺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呈稳定良好态势,均保持在95.9%以上。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均在98.4%以上,六项污染物年浓度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率先破题。2013年初,安顺市调整能源结构,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采取了“煤改气”等一系列措施。淘汰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燃用设施,对淘汰或改清洁能源的燃煤锅炉进行补助,促进企业改用清洁能源。截至目前,全市总计淘汰燃煤小锅炉395台,淘汰锅炉蒸发量总计900.75蒸吨;按年运行2000小时计算,每年可少用燃煤262225吨;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推进家庭清洁能源工程,鼓励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十三五”以来,安顺市新增天然气管道长度360余公里,新增用气人口17万余人。燃煤锅炉的淘汰及天然气用量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安顺市燃煤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顺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是“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安顺市排水环境非常敏感,西秀区主城区位于龙宫风景名胜区上游,平坝区位于贵阳市“大水缸”红枫湖上游,普定县主城区位于安顺市“水缸”夜郎湖上游,镇宁自治县处于黄果树大瀑布上游,东南西北四个排水方向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对于地处特殊地理位置和水环境较为敏感的安顺来说,水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十三五”以来,安顺市全力施策,做实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县城、乡镇、园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11个地表水水质考核断面优良比例达100%,中心城区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19、 2020年省生态环境厅对各市州综合业务考核,安顺市连续两年排位全省第二。

梭筛桃园 □骆鹏飞 摄

梭筛桃园  骆鹏飞 摄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关岭花江镇,成片的花椒树在石缝中生机勃勃,枝头上的花椒饱满结实、色鲜油润。

普定夜郎湖边,勤劳勤奋的群众硬是从“石旮旯”里凿出“桃花源”,让梭筛成为远近闻名的“十里桃园”。

……

这是我市在石漠化治理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色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的“典型经验”。

“十三五”期间,“绿色安顺”建设持续推进。完成营造林265.59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466.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212.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47.43%提高到60%。

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利用面积达120.58万亩(较2019年新增40万亩),累计已建成规模化林下种养殖示范基地34个,林下经济实施主体646个,林下经济产值达38.6亿元,惠及农村人口达2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3万人。

2015年,我市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41991万元;2016年度44900万元;2017年度46769万元;2018年度52450万元;2019年度58901万元;2020年度54288万元。从数据,看变化,转移支付资金逐年提高,佐证了我市生态环境逐年向好。

2017年,安顺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绿地率达34.87%,绿化覆盖率达37.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43平方米。

通过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涌现出“全国十佳小康村”小河湾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浪塘、桃子、滑石哨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充满活力的示范村寨。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众的自信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近年来,安顺市始终坚持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走生态建设、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新路。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九大农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一县一业”新格局,关岭牛、普定韭黄、安顺金刺梨“一荤一素一饮品”特色品牌更加响亮。

关岭新铺光伏电站一角。

关岭新铺光伏电站一角 刘高才 易黎 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关岭自治县新铺镇江西坪村的巍巍群山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堆砌成起错落有致的“梯田”, 依山势沿坡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在莽莽山坡上熠熠生辉,并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新能源,既是“绿水青山”,又是“金山银山”。

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清洁能源,光伏能源的开发及利用率的提升,对于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绿色能源项目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016兆瓦,其中“十三五”期间就审批了2920兆瓦。并把光伏发电作为扶贫项目延伸到贫困村寨,既发展高效环保产业,又让贫困户从中受益,形成一种绿色能源驱动长效脱贫的新模式。

据悉,近年来,安顺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推行企业循环生产、园区循环改造、推广绿色包装、绿色物流……以“绿”贯穿生产全过程,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左右。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负殷殷深情嘱托。安顺,正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要求,以守护好优良生态环境为总目标,以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为总抓手,坚持强化定力,坚持从严基调,坚持铁腕治污,以新观念、新模式、新机制、新作风,当好优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生态环境保护的铁军,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