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江龙镇: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2021-06-23 17:50:5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在镇宁自治县江龙镇一带,有一首传颂了86年的“红军茶”童谣:磨石山的水,磨石沙的坡,湿土大雾浪风关坡。浪风关坡坡茶树多……

江龙茅草村茶园.jpg

江龙茅草村茶园

童谣里的浪风关唱的就是如今的江龙镇茅草村。

被童谣所吸引,记者驱车沿着弯曲的通村公路向茅草村浪风关组出发,夏日暖阳下,山间林地泛着绿光,山坡上的茶园,层层叠叠,似波涛起伏,绿意正浓。

正如童谣唱的,温润气候、高峻山脉、深厚肥沃的微酸磨石土,形成绝佳适宜“茶生长”的生态环境,也孕育了浪风关独特的茶园风景,在独特的茶园风光的背后还珍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

据史料记载,1935年4月13日,红三军团先头部队从现西秀区鸡场乡向镇宁开进,下午便出现在江龙镇磨石井和雷打坡。江龙商人周文斋、杨虎成等闻讯率学堂学生前往迎接。14日、15日,红军后续部队陆续进入江龙,分别驻扎在场坝上、新寨、半边街、唐家箐、云盘山苗寨。

上述的磨石井就是如今的江龙浪风关茶场附近, 当年红军过境此地时,部队由于行军劳累,加之条件艰苦,食物和医疗药品紧缺,有的红军战士身体不适,村里人知道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后,主动为官兵烧火煨茶,闹肚子的红军当即好转并精神振奋,部队为表达感激之情,热情地帮助当地百姓,临走时无论如何要留下两块大洋给当地老乡,后来,村里人又用这两块大洋买了不少茶树种植,扩大茶叶种植面积。

江龙茶业公司.jpg

江龙茶业公司

86年过去了,红军长征的精神,在茅草村这片土地上绽放着光芒,激励着一代代茅草村奋发前进,推动该村茶叶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茅草村已经成为江龙镇第一大茶叶基地,全村拥有茶叶面积9000余亩,带动300户群众年增收1200元左右。

“我们茅草村曾是江龙镇12个贫困村之一,如今茶叶产业不仅让大家脱了贫,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的好了。”茅草村的79岁的老人张怀俊告诉记者说,从以前的“红军茶”到如今家家户户种茶,茶叶产业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茶叶加工.jpg

茶叶加工

茅草村只是江龙镇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据江龙镇江龙镇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瞿应琴介绍,近年来,江龙镇把茶叶产业作为振兴镇域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来发展,强力推进茶产业崛起,统一了“江龙团叶”茶品牌,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提高了江龙茶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

食用菌产业.jpg

食用菌产业

目前,全镇茶园面积达4.6万亩,可采摘面积3.45万亩,拥有10家公司、14家合作社,其中,拥有规模以上茶企一家,茶叶加工厂房9栋,带动8000余人阶段性就业,年产干茶(含大宗茶)达到1360吨,茶叶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9亿元。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质量。

此外,推进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江龙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以荣兴坝区为载体,江龙镇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等模式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产业布局规模化发展。今年第一季度,与西秀区精品农业协会订单式种植贡菜400亩。为了抢抓种植时机,从今年5月开始,坝区已经开始第二季蔬菜种植,目前,已完成种植毛瓜100亩、茄子100亩,菜心300亩。

江龙镇养鱼基地.jpg

江龙镇养鱼基地

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江龙镇利用具有水资源优势的木志河村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冷水鱼项目,镇域共有2家鲟鱼苗育种、养殖、生产一体的生态化规模水产养殖10000平方米左右,共有鱼池近100个,投苗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斤,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周边村寨4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坐落于水洞村220个产业大棚已全面完工,食用菌产业如火如荼。

如今,在江龙镇各村,到处呈现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喜人景象。“下一步,江龙镇将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根本目标,依托茶产业资源优势和500亩以上坝区建设为突破口,立足镇情实际,不断深化农村产业改革,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瞿应琴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修  伍水清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