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白墙灰瓦的楼房,沿着干净的水泥马路看去,一片片荷叶随风摇曳,一朵朵荷花争鲜斗艳,在蓝天白云下,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图尽收眼底。
按照乡村宜居的发展布局,近年来水井村合理制定村庄规划,认真落实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安排部署,多措并举方式开展村庄整治活动,着力创建环境整治新农村,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70多岁的村民马成秀每天一大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说,“自从搞起村庄规划以后,村里要求“门前三包”,所以我每天早上都会习惯性把家门口打扫干净,除了自己住着舒服,大家路过也舒心。”
自实施村庄规划以来,水井村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宜居乡村环境整治中来。同时,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按照网格化管理,10个网格长、32个连户长严格实施包片制度,按照一中心、一张网、十连户的方式落实责任、层层递进,通过发放“四清两改四严禁”告知书、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等方式,改变墙体风貌、改陈习陋俗,动员群众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培养群众树立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幅提升水井村人居环境水平。
产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活水源泉”,是群众脱贫致富最长久、最稳定的命脉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2017年起,水井村每年都会举办荷花节,旅游已经成为一项带动村民增收的产业,通过一产带动二产、三产的发展。今年开始,为了给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赏花环境,水井村严格按照村庄规划要求,对荷花池旁边的摆摊设点的摊贩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目前400多个摊位的规划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在水井村新开辟的茶园,只见新种植的茶树长势喜人,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在给茶园锄草,有说有笑。
“这一片是我们新种植的茶园,每天都有三四十个村民在锄草,由于管理得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预计三年后就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村支书龚元心告诉记者,近年来,水井村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茶叶种植1500亩,无公害莲藕种植近1000亩、香葱1000余亩,加上农产品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的规划,逐步实现水井村“4个1000”的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活水源泉”,是群众脱贫致富最长久、最稳定的命脉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水井村通过摸清民情账、盘活党建账、算好经济账等方式,瞄准“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养殖循环,产品加工、旅游拓展”的发展思路,打造水井“千亩荷海”,在产销对接上下足“绣花”功夫,农产品远销省内外,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打造了“水井莲花”金字招牌,依托“千亩荷海”,水井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20年全村旅游收入近200万元。
近年来,水井村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结合水井村宜居乡村工作推进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以规促德,提升村民公德水平。
“我们结合各自村情,突出村规民约在孝老爱亲、生态保护、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等方面的作用,将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环境治理等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做到依村定规、一村一约,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化解基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龚元心如是说。
如今的水井村,产业发展有思路、村庄整治有方式,按照“两规一约”的发展方式,一幅民风淳朴、产业兴旺、乡村美丽、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詹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