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检察机关:立足职能解民忧 倾心为民办实事

2021-08-09 10:26:28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安顺市县两级检察院以“四史教育”为抓手,突出政治建设,强化主体责任,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公益诉讼实效解民忧。紧盯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以公益诉讼工作为抓手,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紧盯群众操心事,开展增殖放流工作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对当事人非法捕捞水产品行为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案件当事人投放20万尾鱼苗用于修复其破坏的渔业生态环境。紧盯群众的烦心事,开展“关注小井盖、守护大民生”检察公益专项工作,针对全市城区窨井盖安全隐患问题,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更换破损、缺失窨井盖1000余个。

司法救助纾民困。在有效打击犯罪、严厉惩处犯罪嫌疑人的同时,注重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切实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情况发生。3月以来,市县两级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核实等方式,依法对31件48名案件当事人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其中已完成22件40人的救助程序,发放救助金34.7万元,其余9件8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款项申请拨付,积极依法履职,努力解决案件当事人的燃眉之急,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

法治宣传惠民生。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积极履行普法责任,不断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落实“一号检察建议”要求,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截至目前,共有202名检察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园开展未成年人法律知识宣讲。3月以来,结合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展了113场专题预防犯罪教育,覆盖227所学校3万余名学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开展送法进社区、进街道、进农村200余次。

专项活动暖民心。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十大产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服务和保障“十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活动为契机,把为群众办实事推向深入。平坝区检察院检察长带队到贵州辉腾塑胶有限公司开展送法进企业回访工作,帮助企业解决路灯长期不亮且存在用电安全隐患等3个问题,并推动夏云工业园区整体路灯不亮和用电不安全整改工作。关岭自治县检察院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党组副书记和党组成员任组长的4个走访企业工作组,持续定期到“十大产业”企业进行走访。

行政争议化解平民怨。积极发挥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职能,紧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平坝区检察院在开展为民办实事实地走访中发现,农民工李某因被拖欠劳动报酬,于2016年开始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但一直未得到解决,平坝区检察院主动作为,通过多方调查核实,与职能部门商谈了解后,找到争议症结所在,通过召开直播公开听证会等方式,化解该起长达5年的行政争议,帮助李某讨回薪资3500元。

领导带头办案为民担当。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市县两级检察院领导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通过主动办理涉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来展现检察机关的为民担当。关岭自治县检察院检察长到关岭普利乡大地村刘某某家中,就刘某某与叶某某土地相邻权纠纷案进行充分释法说理,化解双方矛盾,双方均同意不再以信访方式解决诉求,取得了良好办案效果。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罗野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