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紫云大营镇:小香菇“飘香”乡村振兴路

2021-08-17 16:21:5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8月12日,10多位村民穿行在紫云自治县大营镇香菇大棚里采摘着香菇,并将采摘的香菇拿到冷库去临时库存。

  “临时库存在冷库里的香菇经过分级选装后,品质较好的一二级香菇作为鲜菇销售;品质次一点的香菇拿到旁边的烘烤房烘干,作为干香菇销售。”大营镇香菇产业管理员张倩倩说,今年,该镇已采收香菇60多万斤,分4个等级销售,其中,一级香菇10元1斤,二级香菇3.5元1斤。

储存冷库的香茹.jpg

储存冷库的香茹

  “分选香菇所需人工较多,近些天来,平均每天有35名村民在这里分选香菇,由于是计件薪酬,分选香菇的村民每天可赚100多元。”张倩倩如是说。

  在香菇烘烤车间,两名村民正将烘干的香菇从烘烤房里取出来,然后把没有烘烤的香菇放入烘烤房。为节约用电成本,该镇用废弃木材和煤炭作为烘烤房的加热材料。

香茹烘烤.jpg

工人正在烘烤香茹

  “9斤鲜菇烘烤出1斤干香菇,干香菇的市场销售价30多元1斤。”大营镇党委书记许川说,香菇烘烤成干菇后,既方便存放又增加了效益。

  在大营镇菌棒加工厂,几名村民正用碎木机加工木屑,用朽木加工木屑是加工菌棒的第一道工序。据了解,两年前,该镇在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期间,为节约采购菌棒的巨额成本,建成了自产自销的菌棒加工厂。今年加工的第一批菌棒共80万棒,投入大棚后注水培育,生长的香菇已经采收了一个月,预计还可采收一个多月的香菇;现在加工的第二批菌棒预计18万棒。

加工木屑制菌棒.jpg

工人加工木屑制菌棒

  “一个菌棒生产1.5斤香菇,第一批80个菌棒预计可生产香菇120万斤。”张倩倩说,生产的菌棒除自己投入大棚生产香菇外,还可以3.1元一个菌棒的价格销售到周边乡镇。

  “今年,随着该镇菌棒生产、香菇栽培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模式的不断完善,管理上精细化运作,香菇产业效益越来越好。”许川说,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大营镇形成菌棒加工、香菇栽培和香菇加工、储存、销售的一条龙香菇产业链,让群众通过就近就业和产业红利等持续稳定增收。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李芸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