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东屯坝区:“稻+N”促产业提质增效

2021-08-22 20:30:1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夏末秋初,西秀区东屯坝区绿野间的万亩水稻已经抽穗,一派“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希冀景象。眼下,虽然还未到水稻收割时节,但是坝区早就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其间贵州蓝洋渔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N”种植基地里,近两个月来,每天早晨6点左右,工人们都要捕捞上千斤的小龙虾,销往省内外各地,市场价达到30—50元一斤。

贵州蓝洋渔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N”“藕+N”种养殖基地.jpg

       贵州蓝洋渔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N”“藕+N”种养殖基地

  2019年,通过西秀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贵州蓝洋渔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落户西秀,与东屯乡达成合作,在东屯坝区流转了水田1000余亩,种植优质水稻、莲藕,并在田间套养小龙虾、大闸蟹、鱼等水产品,发展“稻+N”“藕+N”生态种养殖产业。这一产业模式中,因为养殖鱼虾等水产品,田间不打农药,水产品可以吃掉水中的部分害虫和浮游生物,粪便还能作为有机肥,有效减少了农业污染,也保证了农产品的绿色和质量安全,实现生态与发展并举、产品与效益共赢。

  在乡村振兴的新图景里,东屯乡着眼高质量发展,正通过以蓝洋渔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促进传统的水稻种植产业提质增效、扩大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水稻长势正佳.jpg

田李的水稻长势正佳

  “东屯乡自然环境、水土资源条件优越,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这为我们发展‘稻+N’新型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基础。”贵州蓝洋渔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敏说。另一方面,因为蓝洋渔业的投资商来自江苏,依托阳澄湖一带成熟的种养殖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张敏对公司在东屯乡的发展道路信心满满。

  8月下旬,蓝洋渔业1000多亩的水田基地里,齐齐整整的水稻翠绿中微微泛着稻穗的金色光芒,大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随风舞动,送出阵阵清香,水下莲藕、小龙虾、大闸蟹、鱼等长势正佳,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张敏介绍,目前小龙虾捕捞已经进入中后期,销售形式也从前期的生鲜直发转为现在的速冻虾。每天清晨,大量的小龙虾捕捞上岸后,公司的加工坊第一时间把小龙虾清洗、加工、炒制,做成不同口味的成品,冷却后进行速冻、包装,消费者购买回家只需加热几分钟即可食用。

荷塘景色宜人.jpg

藕+N”模式大大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待到月底,蓝洋渔业的荷塘将开始挖莲藕,每亩可产出3000—4000斤;中秋节前后,来自阳澄湖种苗的大闸蟹也将上市;秋收时节水稻收割后,将加工成独立包装的优质大米,推向省内外消费者。这样的“稻+N”“藕+N”模式,大大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每亩产值可达18000元,全年总产值预计1000多万元。

  产业有发展、就业有保障、致富有方向。据了解,在蓝洋渔业的种养殖基地里,日常施肥、除草等工作每天需要大约50人,采收高峰期用工达到100多人,都是来自周边村寨的村民,每人每天至少能有上百元的务工收入。另一方面,近两年里陆续有附近村民学习蓝洋渔业的“稻+N”种养殖模式,种下水稻后套养鱼虾,一块田有两份收入,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

工人在捕捞小龙虾.jpg

工人在捕捞小龙虾

  今年是蓝洋渔业在东屯乡发展的第三年,通过前两年的尝试与探索,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之路逐步稳健。现在公司正在筹划流转更多水田,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建设自己的深加工车间,还正在安顺市区选址布局直营店铺,未来基地的农产品将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面向市场和消费者。

  “我们的期望就是在壮大企业自身的同时,让周边老百姓看到‘稻+N’模式的产业成效,带动更多人加入我们的生态渔业种养殖,公司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并统一回收产品,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一起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双赢的新路子,为助力乡村振兴承担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张敏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甘良莹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