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乡村振兴一线的退伍老兵 ——记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褚代洋

2021-09-07 09:16:2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秋高气爽,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村,群山环绕,半山坡一处茶园,一片碧绿,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褚代洋带着村民给茶园锄草,身上沾满了泥土。

1

1992年,褚代洋从部队退役,在外打拼十几年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2009年,他惦记着家乡,毅然放弃自己的事业,成为靛山村的一名村干部。2016年,他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成了光荣的“兵支书”,带领村民脱贫。如今,他继续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

曾经的靛山村,水、路不通,没有集体经济,没有致富产业,全村2037人中有贫困人口337人,虽然贫困程度不深,但也只是过着“一年两季庄稼,只能三餐果腹”的日子,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谋求更好的出路。

“要想带动村民致富,就必须有适合村里发展的主打产业,为村民创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褚代洋告诉记者,担任村支书后,他带领村干部着眼长远发展致富产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路探索前行,最终确定了以韭黄为主、茶叶为辅,带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开启靛山村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现在,靛山村通过“村公司+基地+大户+贫困户”的模式,种植韭黄800亩,引进茗之源茶业公司种植白茶、黄金芽800亩,建立靛山经果林育苗基地,种植猕猴桃、梭筛桃、冰脆李等200余亩。实现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2

靛山村的变化,让村民褚永达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他家9口人,只有两亩多田地,以前一年四季辛苦劳作,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褚永达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褚代洋的带领下,他把两亩多田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韭黄,他和家人都成了基地的产业工人,每人每月务工收入2000元左右,让他摆脱了贫困。

“作为一位老兵,褚支书为我们村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民黄昌盛说出了大多数村民的心声。

现如今,在褚代洋的带领下,靛山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村容村貌,申报项目修建“两四路”,打通了靛山村发展动脉,进入了县城20分钟交通圈。

乡村发展了,村民富了,生活美了。2021年8月,靛山村荣获第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

“能获得全省道德模范称号,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乡村振兴继续奋斗。” 褚代洋如是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冯毓彬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