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同合村的田野上,一派生机活力。
在村里的生态养鱼场,成群的泥鳅在清澈的池水中自由跳跃,生机勃勃;走进村里的森林民宿,秋日暖阳透过棵棵挺立的青松,洒在民宿客房的窗台上,给人放松和惬意;爬上大高寨组刚建成的观景台,一天24小时可欣赏黄家湾水库自然美景,观日出看晚霞,享风光变幻莫测。山上的樱桃、蜂糖李、脆红李、柑桔等四季水果纷至沓来,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诗画同合”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同合村着力加强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同合大地迸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也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黄家湾水库自然风光影
唤醒沉睡的森森资源
清晨,九月的阳光透过松林穿过民宿的玻璃屋顶洒在房间里,唤醒了屋里的住客,也唤醒了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同合村的村民们。
一大早,同合村村支书李正斌就带着村民在森林民宿里忙碌起来,打扫客房,为住客准备早餐,提前检查丛林穿越游乐项目的安全设施......阳光穿过松林温和地照在韦小勇脸上,谈起村里的森林民宿,韦小勇嘴角微微翘起,笑着说:“国庆长假马上来了,现在已有不少游客预定房间,发展林下民宿产业让村民吃上乡村旅游饭后,大家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村村寨寨人们带着笑意,同一个梦同一颗心一起努力,在群山之巅筑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是紫云自治县本土作词人徐若风写的《同合同心》的歌词。很难想象这个拥有现代森林民宿产业的小山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1.2%。
同合村生态养鱼基地
“脱贫攻坚政策给同合村带来崭新的希望,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唤醒了同合村沉睡的森林资源。”李正斌介绍。
同合村距紫云县城18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6公里,山坡多,平地少,森林覆盖率达75%。
长期以来,由于地处群山之中,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只有极少数户外徒步爱好者不辞旅途劳顿光顾这里的生态自然景观。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打开了同合村村支“两委”班子的发展思路。利用好村内的森林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森林康养民宿,成为同合村村支“两委”的共识。
同合村民宿
“乘着全省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依托本村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2020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支持,打造了占地200余亩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村委副书记韦小勇介绍,同合村乡村旅游综合体于2020年8月建成并运营,项目集树屋民宿、亲子游乐园、真人CS于一身,
走进同合村民宿区,松林里整齐划一地搭建着14间民宿,民宿内卫生间、休闲阳台、藤椅、茶几、床铺、空调等配套设备一应俱全。各间民宿有各自特色的外观和相应的名字,如青暇、静谧、虚谷、光影等。民宿有大有小,小的民宿只有一个卧室,大的民宿有两个卧室。
“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时候,多的一天营业额超过了两万元。”韦小勇说,森林民宿帮助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也提供了就地务工机会,参加务工的村民年均收入增加1万多元。
农旅融合释放“乘法效应”
五年前,同合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家家户户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村民年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多元。全村总人口856户365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01户1871人,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同合自然生态
随着村里康养旅游产业的兴起,同合村村支“两委”决定充分发挥好村集体经济“火车头”作用,在农旅融合上做大文章,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把同合村打造成农业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夕阳下,韦小勇带着三五村民开车卡车运着鱼饲料正奔向生态养鱼场。汽车最后在中间的一个鱼塘边停靠,村民下车,从袋里抓出一把饲料向鱼塘一撒,池塘里的水立刻“沸腾”起来,各种鱼欢快地抢着鱼食。
“这批鱼长势很好,到年底就可以出池了。”韦小勇看着池子里的鱼笑着告诉记者说,村里的生态养鱼场养的鱼不只是卖到城里的餐馆,更重要的是为了给游客提供垂钓带动村里的旅游产业。
为搞好村里乡村旅游的延伸,同合村着力将现代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机融合。目前,村里建成生态养鸡场、高效示范养鱼产业、立体箱体高效泥鳅养殖等产业,还发展了樱桃400余亩、蜂糖李1200亩、脆红李1400亩、柑桔800亩、草莓大棚20亩,实现四季都有新鲜水果上市,供游客采摘与体验游玩。
“目前,同合村以康养民宿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农旅融合新发展路径已初步形成。”李正斌说,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帮扶下,同合村如期脱贫,目前正往乡村振兴的道路阔步前行。
美美与共同奔振兴路
夕阳西下,爬上同合村大高寨组观景平台,俯瞰黄家湾水库美景,吐云雾拂寒梅,大坝横卧,一时一景,变幻莫测。
“黄家湾观景台”是同合村为了扩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而打造的新项目。
黄家湾水库自然风光
今年5月,同合村迎来他们的新一任驻村第一书记——省委军民融合办工会副主席杨杰。
在杨杰刚踏入同合村这片土地时,被这里的自然生态风光深深吸引。“自黄家湾水库蓄水后,风光秀丽,处处皆景,步步入画。”来到村里一个月,通过认真走访了解村情后,杨杰与村委干部第一次提出“诗画同合”的乡村振兴思路。
“‘诗画同合’就是继续走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以黄家湾观自然景光为依托,注入浓浓的乡土文化,将村里的旅游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杨杰介绍说,目前,“黄家湾观景台”在村委干部与村民共同努力下,已经修建完成,每天吸引许多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上观景台欣赏美景。
游客爬上同合村“黄家湾水库观景台”看云海
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增添了同合村继续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目前,在同合村,一个以“诗画同合”为主题的美丽乡村3A级景区正在规划打造中。
按照驻村第一书记杨杰的策划,同合村“诗画同合”景区分三条路线:一是红色路线。同合村是1935年中央红军过紫云的经过地,留下“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的红色故事久传不衰。二是风景观光线。以1.5亿立方米蓄水量的黄家湾水库为核心的生态自然风光,令人神往。三是现代农业产业体验线。依托现有的森林民宿、生态渔塘,生态养鸡场及蜂糖李、脆红李、柑桔、草莓等精品水果产业,打造采摘、体验等旅游项目。
“筑梦‘诗画同合’,待同合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杨杰直言:“美美与共同奔振兴路,同合村的乡村振兴大有希望,村民们有做头、有甜头、有劲头、有盼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