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区不断拓展创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和制度化发展,有效推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打造,呈现亮点纷呈、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
旧州镇整合老党员、个体商户、退休干部、建党立卡户及热心群众组成“夕阳余晖分外红”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他们退休不退志、人老心不老的精神,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环境整治、厉行节约等内容,开展“送文明·习规范”“承传统·红文化”“关爱老人、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在镇区掀起了共创文明的社会风尚。
轿子山镇“追梦赤子心”志愿服务队为孩童提供物资、心理交流等帮助,有效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和关怀,为建立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项目成立至今,共计发放奖金9万元,惠及200余名学子,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杨武乡“润墨杨武”志愿服务通过挖掘杨武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普里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融合入书法绘画中,循序渐进推进书法绘画培训建设,把杨武乡独具特色的书画优秀作品向外界展示,提高了杨武书画艺术的审美水平和表现技能。
西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服务队利用荣誉室、老兵书屋、老兵健身房、脱贫攻坚成果展示厅等阵地,开展定期进基层、进校园、进机关、进部队,采用实物+故事的宣讲方式,为党员干部、学生、群众讲述自己曾经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该志愿服务队有88个分支,由1066人组成,人员均是退役军人及家属所组成,日常围绕疫情防控、治安巡逻、邻里互助、党史+军史红色故事宣传等开展活动,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瀑乡好司机”志愿服务项目由安顺市爱民出租车爱心志愿服务队发起,他们提倡“日行一善”,每一位志愿者坚持每天做一件好事,发扬雷锋精神,在出租车营运工作中积极帮助困难群体,拾金不昧想办法归还给失主,白天夜晚为迷路老人找到回家路,义务接送病、残老人去医院等,温暖了美丽的西秀。
马槽社区每周三晚上7点30分常态化开展的“家家幸福安康,美在我家”周三夜话沙龙主题系列活动,以点单式服务,根据家长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利用道德讲堂和“绘声绘色童艺馆”,邀请安顺市家庭教育协会、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者开展家庭教育精品讲座40余次,参与人次达1500余人次。
此外,“蜡出我的真心 染出你的幸福”志愿服务开展以来,免费为200余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进行了手工技能培训,培育了大批肯干事、愿干事、想脱贫、能脱贫的贫困家庭妇女就业创收。每月平均每个绣娘有1200至2000元的额外收入,成功让大多数妇女卸下身上的繁重农活,变为轻装上阵靠技术增收。
据了解,下步工作中,西秀区将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深化拓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增强群众自我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素养水平。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甘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