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10月11日,在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的辣椒烘干车间里,大型机器正在作业,红彤彤的辣椒经过一番操作后变成了干辣椒,次日将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辣椒烘干车间,大型烘干机正在作业
“目前烘干生产线是13组,满负荷生产的话一天可以烘干1000吨左右。”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靓靓说,公司建设200余亩集辣椒粗深加工、果蔬烘干、冷链仓储及销售为一体的绿野芳田果蔬工坊,配套建设6万吨全程冷链仓库、烘干厂房、深加工厂房,可提高西秀区农产品经济附加值,有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强西秀区农业产业发展后劲,助力实现农民增收。
辣椒烘干车间
说到助民增收,岩腊乡箐口村的村民康小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康小伟曾经还是一名贫困户,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身份而放弃生活而是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经过几年时间,从一个小小驾驶员干到了该公司辣椒烘干厂厂长,成功脱贫了,还搭上了绿野芳田这辆致富增收的“快车”。
“箐口村属于偏远贫困山村,以前村民靠种水稻、玉米等作物为生,收入微薄。公司成立后,不少村民在公司的带动下发展起了辣椒等特色产业,撂荒的土地得到了利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也找到了就业的门路。”康小伟说道,目前,该公司辣椒烘干厂带动附近村民近百余人就业增收。
2017年在西秀区区委、区政府的同意下,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在西秀区产业园区落地,着力扎实推进“菜单式”产业扶贫,为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该公司通过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科学制定市场需求“菜单”和合作社生产“订单”,搭建起了产销精准对接平台,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帮助西秀区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加生产,助力黔货出山,实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桥梁和纽带,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力军。
“扶贫不是养懒汉,而要充分利用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张靓靓说,公司按照“以需定单,市场化运作;以单定产,规模化管理;以产定扶,组织化实施”的“三定三化”“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将节省出的利益部分,让利于农户,达到产销共赢。
烘干生产线上的辣椒
目前该公司与西秀区140余家精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产销关系,由公司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班深入基地指导生产技术、帮助销售农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协调融资贷款等措施,打造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全区其他合作社参与生产,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好处,是解决了农户缺乏技术的难题,公司以保底价方式收购解决了农户的销路问题,另外,有企业带动,易形成规模和品牌效益。”张靓靓介绍,通过市场开拓形成需求“菜单”,再通过量化分解形成生产“订单”,这两个“单子”,既及时掌握了市场供需动态,又提高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
今年以来该公司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以辣椒产业为突破口,调优西秀区农业产业结构,在全区布局种植辣椒15万亩,根据“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目标,按照“地方品种多元化,大宗产品规模化”思路,实现带动西秀区7000余户农户发展,户均增收3600元。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目前该公司还在西秀区各地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主要用于发展时令蔬菜种植,通过跟村里的合作社签订订单合同,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实现以产业带动增收。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