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关岭自治县人民医院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筑牢疫情防线,保障医患生命安全。
在该县人民医院门口,记者看到进入医院的患者及陪护人员自觉佩戴口罩,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开展查验健康码及行程码、测量体温,并在医生的引导下将身份证放在智能闸机上,面部对准摄像头指定区域,短短几秒就能自行通过;在该院核酸检测区,新型双人可移动核酸采样站里,医生无需穿防护服便可通过采样手套对群众进行采样。
“我院年初花费10余万元购进双人可移动核酸采样站,既为医生创造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加快了核酸采样的速度,也极大节约了医疗防控物资;后续又花费20余万院购进智能闸机,建立疫检分诊区,每周疫检分诊人员达2.5万人,就诊患者持身份证或手工录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均可验证通行,遇到发热病人系统会自动报警,现场医护人员会立即按照相关流程将其带到发热门诊进行诊治,极大提升医院通行效率,减少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加强了疫情期间人员管控,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该县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疫情防控办副主任李灿标说道。
针对近期疫情,该县人民医院加强预检分诊,进行健康码和行程码的双码管理,若发现有中高风险地区来关人员或者黄红码人员,将由专人护送到发热门诊进行首次的核酸检测,在首次核酸检测期间,把“病人”控制在留观室,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点对点返回居住地或酒店,实行全程闭环式管理。
在该院核酸检测点采样区,前来采样的市民全部佩戴口罩,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排队并保持1米安全距离。采样过程中,所有人员严格落实“验码、戴口罩、一米线”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分流人群、单向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切实做到安全采样。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田泽波说:“在核酸检测方面,我院实行单采和混采,混采一般情况下六个小时出结果;单采比较快捷,两个小时就能出结果。”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该县人民医院还积极改造发热门诊,新建PCR实验室,完成核酸样本从采集、运送、保存到检测的规范化、程序化运作。同时,该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加大对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力度,积极推行“一米线”“一患一陪”“一人一卡”“一患一诊室”“一病区一隔离一过渡”等“六个一”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全力为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县人民医院加强医务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和院感知识培训,加强二次预检分诊和对住院患者和探视管理,限制人员,减少流动。同时,也将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管理再强化、责任再压实、措施再细化,全力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田泽波说道。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