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关岭落叶新村: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1-12-21 19:50:2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周末,驾车从关岭县城出发,沿着关兴公路行驶十来分钟便能看到落叶新村的青石牌坊。走进村子,冽冽冬日里难得的暖阳也好似驱了寒,顺着洁净的村道漫步,徐徐阳光倾洒在两侧漂亮的农家小楼,放眼眺望远处的农田青山,风光格外好看。

航拍落叶新村

  “落叶新村的基础条件相对较好,我们一直以来也都很注重村居环境卫生的整体面貌和村民的日常文明行为规范。在今年全市开展‘文明乡风 宜居乡村’创建工作以后,更是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抓细抓好落实,全力以赴打造宜居乡村。”该村村支书鲁兴舟说道。

  早在2017年,关岭县政府就在落叶新村中心地区建设美丽乡村“穿衣戴帽”工程,工程覆盖中心村寨100余户村民,不仅统一了房屋立面改造及外观装饰,美化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还将串户路石块铺设、通组公路沥青铺设、群众娱乐场所修建、排污设施修建、环境绿化美化全部完善,并且建设了湿地公园、山体公园、自行车道、田间人行道,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落叶新村湿地公园自行车道

落叶新村一角

  自全市“文明乡风 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后,落叶新村当即召开小组会、群众会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把创建宜居乡村的内容一一加到村规民约中。同时,成立本村宜居乡村创建领导小组,细化分工,压实责任,把全村分为6个小组,严格按照“四清两改四严禁”的要求去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在‘示范户和后进户大评比’这个环节,我们对‘示范户’发放洗衣粉、牙膏等生活小物资进行奖励,对‘后进户’进行批评和公示,屡次不改、拒不整改的‘后进户’还将纳入‘黑名单’。”鲁兴舟告诉记者,通过环境卫生大整治、全村环境大排查、宜居乡村大宣传、示范户和后进户大评比等举措让宜居乡村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深入人心。

落叶新村活动广场.jpg

落叶新村活动广场

  落叶新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以布依族居多,村里每逢老人过世,来一批客人就要放一串烟花炮竹,往往数天丧事办下来,烟花炮竹就要放上数十串,浪费上万元。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影响村居环境卫生,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让村民们改掉这个陋习,该村村委将“不能燃放烟花炮竹”纳入村规民约,并针对此条规定花费6000元购买了电子礼炮,免费提供给村民办红白事时使用。

落叶新村村道两边的“微花园”.jpg

落叶新村村道两边的“微花园”

  “使用电子礼炮可以杜绝陋习,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群众办事支出,有百利而无一害。如今大伙都说电子礼炮好用,既节约方便,又安全卫生。”鲁兴舟说,刚开始使用电子礼炮时,乡亲们还不太能接受,经过村干部的宣传和引导,现在哪家哪户要办事都会主动提前给村委申请。

  村里环境卫生越发干净整洁,群众文明素养逐渐提升。落叶新村的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间,创建宜居乡村的信心更足了,动力更强了。

落叶新村湿地公园一景2.jpg

落叶新村湿地公园一景

  “我们村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条件都很好,村里常年的宣传动员也让大家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自从开展创建宜居乡村以来,变化最大的还是每家每户家中的环境卫生。原来公共卫生搞得好,但没有把家里卫生搞干净的意识,经过今年的努力,现在家家变化大,户户都干净。”提及村里环境卫生的喜人变化,村民罗志启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3月份,司法部、民政部命名1045个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落叶新村就位列其中。自“七五”普法以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法治护航,精炼“组织、法治、自治、德治”融合,为新时代农村发展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战略实施,也为宜居乡村的创建工作起到的推动作用。

落叶新村干净的石板串户路和墙绘.jpg

落叶新村干净的石板串户路和墙绘

  每个月开展党员活动日、村组干部例会、治安志愿者例会和“广播会”;每季度开展村民代表会,由村“两委”组织干群主动学习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同时,在每个活动上都会印发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并且在交通要道两侧书写永久性标语近20条,一系列的举措旨在让村民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为创建“平安落叶”“美丽落叶”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村民们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各项政策的推广宣传,对村“两委”开展的各项工作也更加支持,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明显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村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新时期新阶段继续奋发努力,把落叶新村打造得更美丽宜居,更富裕兴旺。”鲁兴舟铿锵有力地说道。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李芸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