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底色 蓄势绿色崛起——安顺林下经济发展五年综述

2021-12-22 18:42:1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一草一木惠民生,林果携手促发展。五年来,安顺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做强生态支撑,服务协同发展为中心,狠抓大美安顺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全市共计完成营造林265.59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利用面积达120.58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38.6亿元;建成3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娄湖生态公园

     安顺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安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生态底色,积极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两山”转换路径,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全市人民的“金山银山”。


生态支撑迈上新台阶


DD2D43C4-E16E-4289-88B8-5BAC6BB70F8B_IMAGE_1_LOW_0

安顺龙泉路贯城河河段

  冬日暖阳下,行走在安顺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道路上,随处可见香樟树、桂花树、银杏……

  安顺森林资源丰富,良好自然生态就是安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如何才能保护并进一步厚植安顺的“生态底色”?近年来,安顺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

  在安顺,每年春节假期结束上班第一天,全市干部群众上山植树,已成为新年开工的头一件大事,五年来,全市各部门、各系统累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430万人次,累计植树1440万余株。

E7CEB198-A61E-4AEA-9FD6-FC868503B469_IMAGE_8_LOW_0

      安顺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十三五”以来,安顺以石漠化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市县级植被恢复费营造林、环城绿化建设等林业工程项目为重点,结合义务植树及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大力培育森林资源,推动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79.1万亩,石漠化治理工程65.57万亩,封山育林58.94万亩、低效林改培15.7万亩、退化林修复15.04万亩、中幼林抚育52.08万亩。

  “树随路走,花伴人行,一步一路皆风景”。

  如今,在安顺,路建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绿化率达到50.09%。2017年安顺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并指导镇宁自治县于2018年成功创建全省首个“贵州省园林县城”。建成了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和虹山湖、娄湖、贯城河等林水修复工程,全面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中心城区的166座荒山变身山体公园,建成黄果树大街、安普大道等高标准绿化交通干线。6个建制县区全部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安顺屯堡村寨

       从城市到乡村,安顺绿意浓浓,一派生机盎然。

  此外,安顺严守生态红线,发挥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好考核评价成果,强化“发展好经济是政绩,保护好生态也是政绩”导向,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一把手抓生态文明的措施形成。

  如今,从城市到乡村,绿意浓浓,一派生机盎然。在安顺,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植绿、护绿、爱绿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灾害治理、结构优化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持续“添绿”,安顺把绿色这一“底色”装扮得更加浓墨重彩。“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265.5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7.43%提高到现在的59.03%。

  下一步,安顺将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全面实施“林长制”,着力构建“康养福地·瀑乡安顺”生态发展格局,为安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林业产业开创新局面

如今,在安顺,昔日的荒山逐渐添绿增翠,石漠化山头渐次铺上了层层绿装

安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中孕育的安顺诗意山水,如何让“百姓富”与“生态美”实现同频共振,达到群众增收与生态改善互促共赢?

  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安顺始终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走生态建设、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新路。

通过种植菌菇,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初冬时节,在紫云自治县浪风关林场记者看到,道路两旁林木郁郁葱葱,树下一袋袋菌棒整齐划一,淡淡的菌香弥漫山野,让人心旷神怡,远处,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今年的最后一茬香菇,山间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浪风关林场始建于1958年,位于县城东南部,林场管理面积2.2万亩,80%以上为马尾松林,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显著优势。

  近年来,该林场充分挖掘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林下鸡、林下蜂、林下菌经济产业综合立体示范基地,2021年发展林下菌1000亩,林下养鸡3万羽,林下养蜂300群。实现该林场林下产业产值达630万元,覆盖联结建档立卡户961户30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2019年县委县政府结合紫云实际提出了‘三提升两壮大’产业发展思路,其中‘壮大林下经济’给我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浪风关林场场长王从军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合理使用林上、林中、林下空间,让林地产生复合收益,选准产业很关键,经多方考察学习、科学规划论证,林场最终确定了发展林下鸡、林下蜂、林下菌的综合产业定位。

西秀区金鸡农庄林下生态土鸡养殖

西秀区金鸡农庄林下鸡养殖

  浪风关林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建设只是安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发展经济林,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十三五”开局以来,安顺坚定绿色发展之路,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重点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林下产业,形成“上中下、短中长”立体经营格局,达到短期得利、长期得绿的目的。

  结合各县(区)优势资源,安顺聚焦“六林产业”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西秀重点发展林下生态鸡;平坝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和灰鹅;普定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林下蜂;镇宁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关岭、紫云重点发展林下蜂、林下食用菌和牧草等;安顺经开区、黄果树旅游区重点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福地,瀑乡安顺”新名片。

紫云自治县林下蜂养殖

  如今,西秀区林下生态鸡、平坝区林下食用菌、紫云自治县林下蜂等已初具规模,黄果树旅游区森林康养产业迅速崛起。

  绿色“家底”逐年厚实,“绿色安顺”新名片越来越亮丽。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安顺林下经济发展利用面积达 120.58 万亩,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安顺金刺梨、花椒、油茶、蜂糖李、核桃等,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为213.52亿元,较安顺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林业总产值目标100亿元增加113.52亿元,惠及农村人口达10万余人。

  如今,黔中大地上遍地聚宝、点绿成金,“林下经济”风生水起,菌药齐发,一片生机勃勃,林业产业惠及了千家万户,农民们的收入年年增加。


森林康养注入新动能

九龙山康养基地1

九龙山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山岭之间,松林繁茂。五年来,安顺紧紧围绕森林做文章,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绿色产品、基础设施等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绿色产业助力大健康创新发展工程,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走进西秀九龙山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树木郁郁葱葱、绵延不绝。漫山林海中,山青谷幽、溪水潺潺、鸟语花香、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这里负氧离子爆棚,空气新鲜,群山环抱之中还有一个水库,清风送爽,林涛阵阵,是一个清心养肺的好地方。”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女士表示,安顺的夏天非常凉爽,很适合避暑游玩。

  西秀九龙山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依托甘堡林场森林资源建立,始终遵循生态优先、生态循环、生态养生理念,准确功能定位,打好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牌,着力打造能迎客、能待客、能留客的景区。

同合村生态养鱼基地

同合村生态养鱼基地

  目光转向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同合村,冬日暖阳透过棵棵挺立的青松,在林间小道洒下斑驳的光影,显出一份柔和的美感。这是同合村“靠山吃山”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山上森林民宿,山下鱼塘养鱼,以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年来,安顺充分发挥林场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提高经济效益。

黄果树林下康养产业.webp

黄果树林下康养产业

  截至目前,全市森林康养利用面积5.6万亩,共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13个,建成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森林小镇,30个国家森林乡村,26个省级森林乡镇,443个省级森林村寨,463个省级森林人家。2021年接待游客人数44.69万人次,基地综合收入4949.33万元,提供就业人数760人,其中建档立卡人数357人,就业人均月收入2300元左右。

  盘点过往精彩,展望辉煌未来。安顺林下经济正在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安顺人民将继续埋头实干,阔步前行在生态建设林业发展大道上。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詹艳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