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让前胡为村民带来更多“福” ——紫云猫营镇沙坎村大力发展中药材前胡种植助推乡村振兴小记

2022-02-21 10:24:1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2月16日,元宵节刚过,外出劳务人员逐渐增多,在紫云自治县猫营镇,外出务工者怀揣着希望,坐上一辆接一辆的汽车离开家乡踏上新的务工旅程。与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忙着外出不同,沙坎村新苑组村民施文正忙着“折腾”家里租的100亩地,为新一季中药材前胡种植做准备。

  年轻人施文不去打工“爱上种地”,这是记者在村里听到的第一个关于种植中药材的故事。

  早些年,施文像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他没办法出去,留在家乡找事干,因年轻有干劲,村民选他为村干部。

  要留在农村发展,仅有干劲无法支撑全家人生活。“留在家乡收入低,不是长久之计,等疫情缓一缓还得继续外出打工挣钱。”施文说,当时他并没有想长期留在农村发展的想法。

  2019年,沙坎村借助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春风”,尝试种植中药材前胡。为避免风险,村里先尝试建了一个示范基地。实际种植下来,虽然每亩的利润不是特别高,但管护简单,成本低,卖也不用愁,总的效益不错。

沙坎村前胡种植基地.jpg

沙坎村前胡种植基地

  施文观察一年后,下定决心,在村里租了100多亩地,种上了前胡。“种前胡管护技术低,天气影响小。去年首次尝试种前胡就挣了9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如今,我下定决心留在家乡发展,今年准备再种上100亩。”施文说。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村里的老农张国祥身上。

  在村里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张国祥成为沙坎村种前胡的农户之一。张国祥家在沙坎村小板窑组,早些年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随着年纪大了,要照顾老人孩子,干脆回到老家租了200亩地种烤烟。

  “第一年没经验,亏了,第二年赚了点,没想到第三年由于地形问题,遭遇暴雨天气烟叶被水淹了,全亏了,不种了。后来改种辣椒,但成本高,市场波动大,也没赚到钱。”回忆起回乡这几年在村里的“折腾”,张国祥皱起了眉头。

  2019年,张国祥看村里开始种植前胡,也有心动,但考虑前面有种植烤烟、辣椒的失败经历,心里总有些担心,收获了卖不出去砸手里怎么办,所以一直没敢种。

  “看村合作社第一年种的收益不错,不愁销路,第二年我从村合作社买了种子。开始种时,出现了病虫害,村里有专门的技术员,也很快帮解决了,这两年少说也赚了近20万。”谈到前胡种植,张国祥终于露出了笑脸。

沙坎村前胡基地劳作的种植户(资料图片).jpg

在沙坎村前胡基地劳作的种植户(资料图片)

  在沙坎村,靠着中药材前胡种植,让村里不少像施文这样的年轻人留了下来,也让许多像张国祥这样的老农民富了起来。

  2021年,全村发展前胡种植3160亩,其中村公司种植700亩,示范带动农户种植2460亩。

  村委副支书汪岳说,村里中药材种植能达到如今的产业规模,一是得益于前两年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二是村里选择种植中药材前胡管护简单,技术要求低,种植成本也低,且销路畅通,农民易上手,产业见效快。

  汪岳回忆起村里发展前胡产业时的情景,2019年,那时的沙坎村还是深度贫困村,村民靠在石缝里种玉米填肚子,外出打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出去的人一多,闲置的土地也多。

  “不能就让地这么荒着呀!”好好的土地就这么浪费,村干部与来自市退役军人局的驻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正当大家犯愁的时候,一个机会“送上了门”。县里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安徽中地中药材公司在紫云发展中药材种植,经多方考察,他们发现沙坎村山地适合野生前胡生长,当地农民也有采集野生前胡卖钱的传统,于是联系上了村委合作发展前胡产业。

  为了促成合作,安徽中地中药材公司提出由公司先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和村里合作建造前胡烘干厂,种子由公司提供,收获后,按8元每斤回收,收益按比例与村合作社分成。

烘干后的中药材前胡.jpg

烘干后的中药材前胡

  虽然合作顺利,种植方法简单,但并非一帆风顺。首期540亩示范基地建设,由于山坡地灌溉水源不足,严重缺水,帮扶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县里农业部门了解到情况后,为他们提供了150万元的扶贫资金,用来购买储水桶。此外,还购买了600吨有机肥用来让前胡增效,产业路也修到了示范基地。

  “前胡产量高的每亩可达到400斤,在扣除种子、土地、劳务以及其他费用近1800元的成本后,每年合作社可收入2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用于村里的脱贫户分红增收。”沙坎村驻村第一书记叶林说。三年来,沙坎村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前胡种植,通过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三包措施”,打造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前胡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眼下,叶林和村干部们正忙着开展新年新一季的前胡种植工作。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明确指出“推进特色食品、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作为以中药材种植为支柱产业的村,沙坎村将抢抓新机遇、乘势而上,在持续做大做强前胡种植的同时,推进村里中药材产业深加工,做好中药材大文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叶林说。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伍水清  郭黎潇

编辑 李芸

校对 梁惠焜

编审 徐昕


责任编辑:李芸 编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